在教学中怎样使用非言语交际的跨文化[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非言语交际文化对比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一直重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促进外语教学,以使学生学会对外语的应用尽量能像目的语国家的人一样正确、流利和自然,减少并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那么就要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非言语交际的跨文化对比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 在交际中,一个人的仪态和举止所提供的信息量往往大大超过其谈吐所提供的信息。脱离了非言语配合的孤立语言行为是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据心理学家麦热宾测量表明:一个信息的传递=7%语言/38%声音/55%面部表情。对于非言语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一般认为它包括五个方面:体姿语,目视行为,面部表情,体距处理和伴随语言。让我们首先来看以下非言语交际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和不同。 “体姿语”只在实际中有意和无意使用的姿势和动作。它大体上包括手势语,体势,触摸,服饰和体嗅。在中国,翘起拇指表示夸奖,小指则表示轻蔑;在英国,翘起拇指表示要搭车。日本人的拇指代表“老爷子”,小指指示“情人”。每一种姿势在特定的地域和文化中也都传递着一定信息,反映出交谈双方的地位,等级以及联系亲密程度。在西方,站立者通常在职位,年龄或地位上长于坐者,在交谈中扮演主导角色。在中国情况正好相反,一般而言晚辈或地位较低者以站为理,倾听意见;长辈或地位较高者常坐着,英语论文题目,处于支配地位。 “目视语言”在不同国家有不同含义。在人际中目光如何接触,接触多少及接触时间长短却是因人而异的。几乎在任何国家,盯着别人看都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在美国,两个男人是不允许互相对视超过一定时间的,否则他们就是想打架,因为时间太久会使被看者难堪和恼火,开始怀疑那人有何意图。中国人则会避免与别人的目光接触,有时会以眼还眼,双方目光对峙,表现出强烈的敌意。面部表情确实存在民族,种族差别,不同民族表达感情的方式和程度存在异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笑引起的误会时常发生,西方跨文化交际界学者列举了不少引起这类误会的例子。例如,美国人发现日本人在表示歉意、感到尴尬或受到打扰时往往是微微一笑。在日本工作的美国管理人员见到这种笑脸时感到很不舒服。大多数国家,人们常以哭的方式表达内心的伤感,惆怅和痛苦;而在英国西海岸一个小岛上居住的组芬格族则用哭声来抒发他们的“喜悦”心情。因此每逢佳节,他们便聚在一起,抱头大哭。不同民族的人谈话时,相距多远,是否触摸对方。都有讲究。阿拉伯人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认为谈话站得近些表示友好。而后身体经常接触对方,如拥抱、拍拍对方等。西班牙人谈话时也凑得很近。在多数英语国家里,人们不喜欢站得太近,而且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交谈时,避免身体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副语言又称伴随语(paralanguage),是指伴随语言的声音表征,如音速、音量、音质、清晰度、分隔、停顿和失误等。它涉及的是语言字面以外的因素事情是如何表达的,并不是真正的所说语言的信息。它用“umm”,“uhhuh”之类的声音穿插于言语中间。副语言代替了陈述,例如,“brr”用以代表“我冷了”这样的情况。言谈中我们应用不同的声调来传达言语的细微的异同。事实上,这些音调的变化,即音调转折,常常是非常重要的。 二、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多年来,外语教学一直重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就非常重要了。手势作为非语言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内涵丰富。借助手势,人们可以更好地描述事物的形状,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因民族间的文化背景异同,各民族使用的手势语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意义上都是大相径庭的。当我们在作表示胜利的手势时,往往有人不注意错误的把手心向里,手背向外以此表示胜利,但事实上正确的表示胜利的手势应该为手心向外,手背向里。在英语文化中,手心向里的V形手势不再表示胜利,而是一种掩饰的或强化的举起中指的淫荡辱人动作。教师此时务必纠正学生错误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一个人的姿势往往不知不觉地泄露出一个人的情绪或思想,英语论文题目,但每一种姿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都传递着不同信息。在英语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描述姿势的句子,这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弄懂句子的字面意义,更要让学生了解其传递的非语言交际信息。英语国家的人比中国人目光交流的时间长而且更为频繁。他们认为缺乏目光交流就是缺乏诚意,为人不诚实或者逃避推托,也可能表示羞怯。中国人却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服从而避免视线的直接接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目视行为在英汉文化背景所传递的不同信息,并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目光接触。面部表情是感情的集中体现。人的面部表情十分丰富,脸部不同的部位可以表示不同的情感.笑是面部表情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同一场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笑却有不同见解。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在接触外宾时注意这类问题。在与英美人交谈时,如果你站得距离英美人太近,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距离侵犯到个人空间。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在与英美人交谈时,注意不要往人家身上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有利于创造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综上所述,了解跨文化的非言语交际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谈话不但动嘴,而且伴有脸部表情和其他相应的姿势动作。正如《礼记》所说:“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了解非言语交际对我们外语学习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这方面的探讨在教学上又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教好词汇语法,最重要的是要用语言来交流,希望本文会对外语学习和工作者有所启发。(一)体姿语。(二)目视行为。(三)面部表情。(四)体距处理。(五)伴随语言。(一)手势语。(二)姿势。(三)目视行为。(四)面部表情。(五)身体距离。 参考文献: [1]Samovar L,et al.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Belmont:Wadsworth,1981. [2]Malandro,Barker,et al.Nonverbal Communication[M].Rowley: Newbery Award Records,1989.7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1999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2017 [5]胡壮麟.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199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