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先通过听对话,学习所提供的句型及理解使用该句型时的情景要求,然后两人一组限时对话,活动结束后,教师适当抽查、评定。本教材还有一部分练习ReproductionandDiscussion onTextA,目的是通过口头操练对TextA的内容进行复述和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口头表达中使用课文中所学过的单词、词组、习惯表达及句型等。这两种练习,我们在听力课上抽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去做,先听后说,经过充分的听力练习后,借助于现成的句型、词组,学生就话题进行for or against辩论时不会感到茫然棘手。即使《听力教程》中没有设置这样的练习,我们也可根据听力课上所学的语言知识,抽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做短篇对话、角色扮演等练习,教师可给出学生对话的两三句或两三个词作为提示,要求学生以此为线索来展开其余部分,完成全段对话。这样,学生便有了想象的余地和自由组句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就不会只满足于写上ABCD几个答案来应付课堂提问,而必须认真地参与各项活动。 三、精读课与口语教学教学大纲要求“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做简短的发言,表达思想比较清楚”,我们可以将口语教学同精读课结合起来。在精读课教学时,教师可利用课前、课中做一些口语练习,这样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练习了口语,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上课前布置给学生准备简单的aural presentation,即mini-talk,内容不限,可以是小故事、幽默或身边所发生的事,或者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warm-up activity,口述课文主题,讲述某些文化现象等。这样的活动可安排在教师正式讲新课之前,占用5~10分钟。例如讲授《21世纪大学英语》第二册“Turning failure intosuccess”时,笔者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失败经历及失败后的想法,然后引导他们学习课文,看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针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小组讨论和小型辩论也是有效的口语练习措施。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丰富多彩的引发与结束讨论话题的方案。讨论的话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越有话可说,参与的热情就越高。例如,《21世纪大学英语》第二册第八单元“Text B a traffic light is a brainlessmachine”,讲的是作者在巴黎的一个午夜乘坐出租车,司机连闯两个红灯。作者付钱给司机时,问他为什么闯红灯,并告诉司机为此事应感到羞愧,这样做危及自己也危及他人的生命。司机认为他自己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因为自己是人,不是机器,有脑子,有判断能力,不能听任一部机器的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