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听力理解实际上是一个积极的,主动加工言语信息的过程。在接受这些语音符号时,言语接受者的大脑进行了复杂的解码处理,才理解了言语发出者的意图,成功地完成交际任务。此中,英语论文网站,言语接受者往往要充分利用所有掌握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激活大脑中的记忆储存,以此达到理解言语发出者真正意图的目的。本文就是基于语境理论和语境与话与理解的联系来研讨语境对提高听力能力的启示。
一、语境的发展与构成 从现代国外语境探讨看,波兰人类学家Malinowski(1930)是提出语境概念的第一人,通过探讨得出结论:“如果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此外他还认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之中,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语言(胡壮等,1989:17)。英国语言学家Firth(1951)发展了Malinowski(1930)的观点,提出了语境理论。他把语言环境这一概念加以扩展指出:语言本身的上下文以外,除了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与者的身份和历史、参与者的联系等等,都是构成语言环境的一个部分。后来,关联理论把关联定义为“假设和语境之间的联系”。不言而喻,这里所说的关联,必须时时刻刻依赖语境。基于这种认识,Sperber & Wilson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体,是听话者对世界的假设。它们是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构成一个人的“认知环境”。
二、语篇理解涉及的层面 英语语篇的理解首先是基于对词、句的理解,但由于每个词都有可能同音异义(homonyms)、同音异形异义(homophones)或多义(polysemy),因而准确辨别词在句子中的意义便是理解话语的关键。同样,句子也有多义性或歧义(ambiguity)现象,必须通过略论句子的表层句法结构,再通过对句子所要表达的真实客体、状态、事件等的推理与预测来理解句义。然而,语篇的理解绝不是单句理解的总和。为了达到最终理解语篇的目的,首先,不仅要理解单句的意义而且还必须弄清楚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其次,还必须考虑说话者在何时、何地及何种环境下的谈话。因为在特定的场合,说话者出于某种目的或为了达到某种效果会做一些语言上的修饰,在这种情况下,听者必须借助语境,透过字面来领会说话人的弦外之音、言下之义。最后,语篇理解还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因为各种文化之间是互有异同的,人们在相互接触时可能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冲突。所以,理解英语语篇既要理解语言本身,也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除此之外,世界知识、背景知识、个人经验等也是语篇理解的重要因素。
三、录音因素对英语听力理解的作用 听力材料属于有声信息,我们能够听出说话者的停顿及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并根据语气和语调来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断句”,判断说话者的意思和想表达的意图,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语音、语调所包含的情感意义。语言学家利奇在他的Semantic 一书中对词义作了七种类型的划分,英语论文,其中有一种是“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他认为“情感意义”主要表达说话者的感情或态度,但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用某个单词或词组来表达的意义,而是通过“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或借助说话者的“语调”、“音色”等才能表现出来。即说话者的语音、语调(如重读、停顿、音长、表达的速度、升降调等) 与说话者的心境、与他对内容的评判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通过说话者的语调可以推测并把握他的心境及对topic内容的情感态度,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来理解意义。这一类情况在听力中出现较多,尤其以某些特定的句型见多,如 Why don’t you…? Why not? Why do..?( 重读、降调) 表建议和反对; How can you …? 表质疑; How could she be so …!( 重读、降调) 等表惊讶; Really?( 升调) 表惊讶并伴有欣喜:I’m afraid…表示不肯定。
四、语境的影响过程 作为话语理解的一种形式,听力对话的理解过程中,听者根据具体语境(主要是语言语境)提供的新信息,在认知语境中寻找信息关联,从而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略论、联想、预测和推断。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具体语境,主要是语言语境所提供的信息只起到提示影响,协助激活听者头脑中的认知语境。而作为长期记忆存储在大脑中的认知语境才是理解的核心,听者在激活其中有层次的认知单元(知识草案、心理图式、社会心理表征)时的程度是不同的。 1.知识草案的激活 认知语境是个人根据经验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其中不仅包括心理图式,也包括社会心理表征,还包括知识草案,比如“在电影院看电影”、“在医院看病”、“在饭馆吃饭”等,在话语理解中,这些储存在大脑中的场景及其语言使用特征是认知语境中最浅层次的认知单元,也是最活跃、最易激活和提取的认知单元。每个知识草案内部又包含若干子成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心理图式的激活 知识草案在特定的情景场合中经过经验式的排列组合,又可以形成更大情景单元或行为“心理图式”。在认知语境中,各知识草案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系的,它们之间经过经验式的排列组合,形成行为与行为之间或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因果、并列、矛盾、选择等逻辑联系,即所谓的“心理图式”。 3.社会心理表征的激活 认知语境是社会心理性质的,它是社会中人所共享的东西。尽管人际异同肯定存在,但是相似却是主流,正是因为人际的相似性,才使人际的交往成为可能。又因为人际交住是在社会团体中进行的,所以认知语境又代表各社会团体所共有的团体意识,是一个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想或信仰的措施” 。这种共有的集体意识在个人的知识结构里以“社会表征”(social representation)的方式储存下来,以协调人际间的行为和语言使用,使之适合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在听力理解中,有些对话就必须激活社会表征层面,才能克服语言理解中的文化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