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分层教学的相关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存在的异同性为前提的,“在分层教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材施教’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教学最优化’理论都对分层教学的繁荣产生了作用”(叶琳 2017:10-11)。笔者认为克拉申(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对分层教学实践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2.1 因材施教理论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为政》,“因”是根据的意思,“材”指学生,“施教”就是实施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要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要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将‘因材施教’思想运用在教学实际中的伟大教育家”(张广君 2017:83)。孔子早在春秋时期通过听其言、观其行的措施,英语论文,就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并由此最早提出了“因材施教”。随后,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针对学生异同而教学的思想,强调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国外的一些教育思想家对学生个体异同的关注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自然教育理论中,强调教育儿童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不仅要符合身心发展特征,还要适应儿童的个体异同,进行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有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则长于逻辑思维,就是说,在思维速度上,有的学生快些,有的则慢些,这就要求个别对待,以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张广君 2017:86)。
第三章 英语阅读及分层阅读教学................ 22-28
3.1 阅读的内涵及意义............... 22
3.2 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要求............... 22-23
3.3 学生间的阅读异同............... 23-25
3.4 分层阅读的必要性............... 25-26
3.5 分层阅读的可行性............... 26-28
第四章 分层阅读实验............... 28-45
4.1 实验设计............... 28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