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理论框架--输入假设理论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比 DDL 词汇教学和“3P”词汇教学关于高中英语学习者词汇知识的作用。众所周知,关于语言知识的习得,学习者必须要对一定量的语言输入进行接触,在词汇学习中,词汇学习资料所涵盖的语言输入量,语言输入的方式,以及学习者对学习资料语言输入的加工处理方式都作用着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本探讨中所对比的两种教学方式--以归纳为主、教师引导式的 DDL词汇教学和以演绎为主、教师主导的“3P”词汇教学,在教学中对学习者语言输入的方式、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加工方式均有明显异同,笔者认为,以输入理论及其相关理论为探讨框架,能够为本探讨的实验结果提供合理、有效的解释。语言输入关于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探讨领域的重视。有学者认为,输入可能是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唯一最为重要的因素。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形式语言输入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学到一门第二语言的(Gass,2017)。
……………
第三章 探讨设计........31
3.1 探讨问题.........31
3.2 探讨对象.........31
3.3 实验用词与语料的选择.........31
3.4 探讨措施.........33
3.5 实验过程.........35
3.6 数据收集与处理.........37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38
4.1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探讨结果及讨论........38
4.2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探讨结果.........44
第五章 结语....52
5.1 探讨发现........52
5.2 启示和建议.....52
5.3 局限和不足.....54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本探讨通过 IBM SPSS19.0 中文版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略论,统计结果分为两组前后测成绩的组内异同和组间异同。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异同结果是为了回答 DDL 词汇教学和“3P”词汇教学能否促进我国高中英语学习者接受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增长这个探讨问题。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结果略论是为了回答 DDL 词汇教学和“3P”词汇教学关于我国高中英语学习者接受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促进影响是否具有显著异同,以及这两个教学措施哪一个的关于我国高中学习者词汇知识的促进影响更为显著这两个探讨问题。这部分我们旨在回答第一个探讨问题,即DDL词汇教学和“3P”词汇教学能否促进我国高中英语学习者接受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增长?本探讨首先对实验组(即A组)组内和对照组(即B组)组内前测成绩与第一次后测成绩进行描述性统计来讨论DDL词汇教学和“3P”词汇教学的即时效果;通过对A组组内和B组组内第一次后测成绩与第二次后测成绩的非参数配对样本Wilcoxon检验结果来考察DDL词汇教学和“3P”词汇教学对学习者词汇接受性知识和产出性知识的延时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