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语言教学词汇和语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文化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教师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将语言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相结合。在语言教学最常见的词汇语篇教学的过程中,尤其应当进行积极的文化导入

  
  一、词汇教学中的文化的导入
  
  课堂教学中,涉及新词、词组时,教师常对词义、搭配进行详细讲解,尤其会给出例句,充分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单词,而对词汇的文化内涵重视不够。词汇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风俗习惯都在词汇中得到体现。而许多词汇都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含义光从字面上是无法理解的。此时的文化导入应围绕以下四方面进行。
  第一,词语的深层内涵: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与概念会在词汇中有所显现,很多情况下,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这类词语在教学中尤其值得注意。比如“individualism”一词,中文翻译为“个人主义”,对中国学生的调查发现,该词在中文中的含义等同于“利己主义”“唯我主义”和“自私自利”,是传统的贬义词。而这个词在英语中原本是个哲学术语,表达一种强调个体重要性的思想,是一个中性词。(高一虹,2017)再如97年香港回归,中外媒体对香港“回归”的英译有多种,最常有两种:“return”与“revert”,前者为我国传媒所采用,后者集中出现在西方媒体及学术界。一般的词典对两者的定义没有多少区别,都有“返回到原来状态”、“返还原主人”的意思,但是仔细追究两个词的内涵就会发现,“return”的含义是“物归原主”,尤指归还被他人非法强占的财产,或被强盗硬行掠走的财物(《牛津英语大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Charendon P,1989)。而《牛津英语大辞典》对“revert”的界定是:捐赠者捐赠的财产到了捐赠者与接受者商定的法学期限后返还给财产的原捐赠人或他的财产继承人,“因此,在香港的语境中“revert”就有了如下的含义:英国对香港的占有是基于大英帝国和清政府共同商定的协议,不论是占有还是‘交还’都是履行法学义务,是值得称道的遵法守法行为。”(朱刚,2017)这样的文化意义自然不会被中国人接受。
  第二,英语毕业论文,词语的不等值性:有些同一概念的词语在两种文化中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这种不相等的对应联系常反映出汉英文化因素的不对等。如果对这些词语不加了解,使用不当,势必会在交际中带来窘迫、误解,甚至导致交际失败。比如dragon一词在英语中指的是一种能吐火的怪兽或凶恶的女人、母夜叉,所以dragon在英语民族文化中不被人所喜爱,常用作贬义词。而龙在中国文化中则是一种吉祥和权威的象征,中国人对“龙”有一种特别的偏爱,称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做父母的都会“望子成龙”。为避免词语的不等值性所带来的交际窘迫,在初次学习这些词的时候就应当让学生对其特点加以了解。在教授词汇时,不能只传授它的基本含义,还应该传授词汇的文化内涵。
  第三,词语的转意:某些词语在特定的英语语言文化环境中已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含义,具有特定内涵,了解这些转意的词汇不仅对交流有所帮助,而且可以丰富词汇。比如chicken是‘小鸡”、“幼鸡”,但是英语中该词和其它词连用,多表示胆小、懦弱、年纪小,像chicken—hearted(adj.)懦弱的、胆小的,chickenfeed(n)价值极小的东西、微不足道的东西。
  第四,禁忌语和委婉语:了解禁忌语以及代替它们的相应的委婉语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在交际中会显得唐突粗鲁,极易引起尴尬或不快。如“poor”(贫穷)可以用“needy”,“underprivileged”,“down on one’s luck”等词替代。同样是指“肥胖”,fat会引起不快,“plump”则会使人联想起身材悦目的丰满,而“on the heavy side”则是对“发胖”的委婉替代,比“being fat”更易令人接受。关于疾病和死亡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其各自的委婉说法,英语中“die”会由“go”,“pass away”,“be with the God”等委婉语代,“deaf”则用“hard of hearing”(耳背)来代替。不同国家的禁忌语和委婉语表达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让学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常识有助于交际的成功开展。
  
  二、语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第一,历史文化:英语语篇中有很多短语出自于不同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典故。有些课文和阅读材料涉及一些西方国家所特有的社会现象、风俗民情、生活方式等等,带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色彩。缺少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势必要作用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从而不能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文章所涉及的相关文化知识进行讲解。以《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十单元中的一个句子为例。Perhaps the classic representation of technology is still the assembly line created by Henry Ford half a century ago and made in-to a social symbol by Charlie Chaplin in Modem Times.(或许技术的精典代表仍然是半个世纪之前亨利·福特首创的流水装配线。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查里·卓别林则将流水装配线变成现代社会的象征。)这句话里包含了美国历史上两位名人及其典故,如果不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就无法理解本句的含义。要真正学好英语,用英语得体有效地进行交流也必须熟知诸如此类的文化特征。
 第二,语篇结构:受各自文化的作用,英汉书面语篇的结构有着极大的不同。苏格拉底曾指出,一个好的语篇(演讲)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结构,要将各部分集中在一个统一的“模式”中。英语语篇讲究不满足于辞令的花巧,而是要拿出证据,以理服人,论据多通过归纳举例或三段论法进行演绎。中式语篇讲究的是“起承转合”,很少探讨句子在篇章中的用法以及组句成篇的形式规律,强调“形散神聚”,因而典型的汉语语篇在组织结构上绝少采用英语语篇常常使用的演绎法。(李谧,2017)中国人谦逊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国的作者不习惯于咄咄逼人地进行论述,而是讲究文字和气,让读者不知不觉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与西方三段式的逻辑推理大相径庭,英语论文,也造成了汉语语篇常给人“绕着圈子说话”的感觉。中国学生自幼形成的语篇模式会作用他们对英语语篇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异同有所认识,使其意识到中西方文化不同所导致的文体风格异同,在阅读英文篇章时能够突破固有的汉语思维模式,以科学的措施略论比较英汉两种语篇的不同结构模式,这样才能对文本有更加快速准确的理解,同样,在进行英文写作时,也应当尊重英语的篇章模式,这样表达出的思想更易为英语使用者所理解和接受,达到积极交流的目的。
  第三,对文学著作的略论和欣赏:为了更好地提高其语言能力,就须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了解和掌握该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大量接触其文学著作。很多文学著作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变化。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之后,应当以泛读的方式大量接触英语文学著作,通过阅读对这些具有真实文化语境的语篇,学生能够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历史文化背景等等。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指导,通过对著作的时代背景及主要人物作本质性的略论,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著作内容,增长对所学语言国社会、历史、价值观念等的认识,从而提高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学习过《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Rich Meeting His Future Mother—in—law”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后阅读该文节选自的小说The Joy Luck Club,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谭恩美这部著作描写了四位性格、命运各异的中国女性抛却国难家仇,移居美国,以及她们各自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的生活经历。书中所反映的两种文化与价值观的冲撞极具震撼力。对本书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对异国文化较为深刻的理解,也会对课文所讲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结语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