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两组不同年级、处于不同课堂环境下的非英语系年级学生的词汇知识的考察与比较,研讨中国大学生词汇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课堂环境对学习者词汇习得所产生的作用。 一、探讨背景 “词汇习得的发展过程是第二语言词汇习得探讨的核心,也是词汇习得探讨的前沿,词汇习得本身难以观察,又受到各种因素作用,如‘词汇门槛效应’、学习动机对词汇习得的作用等,探讨难度较大”(宋刚,2017)。课堂环境下的二语习得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二语输入数量和范围上的局限以及产出机会的贫乏。因此提高学生外语词汇习得的关键是营造良好的词汇能力发展环境,激发学生灵活便捷地选择丰富的词汇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词汇加工,从而提高词汇习得效果。本文通过一项实证探讨研讨非英语系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基于互联网资源的课堂环境对英语词汇能力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为了探讨的方便,探讨者通常使用接受性词汇(receptivevocabulary)与产出性词汇(productivevocabulary)来描述英语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前者指学习者在听、读等接受性活动中能够理解的词汇;后者指在说与写表达性行为能够使用的词汇。本文通过对两组不同年级的非英语系年级学生的词汇知识的考察,研讨中国大学生两种词汇能力的发展情况及其作用因素。 二、探讨措施 1、探讨问题 a)通过一年的学习,学习者的英语词汇能力有什么样的发展? b)与传统的课堂环境相比,基于网络资源的课堂环境对词汇能力发展是否具有优势? 2、检测工具 我们采用了以下标准来选择检测工具, 1)测试词应该是多义词而且有一定数量的派生词、同义词和搭配。 2)所有受试者必须熟悉测试词。 根据这两条标准,我们从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第一册的词汇表选出12个词作为测试工具,英语毕业论文,它们分别是:dark;ease;strong;definite;fresh;distance;direct;favor;familiar;quick;broad;hard。 3、测试措施 测试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为产出性词汇,要求受试者分别写出这十二个词相应的派生词;第二部分则为接受性词汇,要求受试者在所给的多项词汇选择中找出测试词的同义词,反义词,以及可与其搭配的词。 4、测试对象 受试者为96名大学非英语系学生,一年级和二年级分别48名。一年级学生是在基于互联网资源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大学英语学习的08级学生,二年级学生则是在传统课堂环境中进行大学英语学习的07级学生。选择这两个不同的人群,有两个目的:一是找出二语学习者英语词汇能力发展的特点,二是揭示基于互联网资源的课堂环境对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发展产生的作用。 三、结果讨论 所得数据如下面两个表所示: 我们想从两方面讨论我们所得到的数据: 1、接受性词汇能力发展与产出性能力发展不平衡 如表二所示,尽管学习者已经学习了词缀知识,但在产出的层面,这种知识仍然很难显示出来。以07级学生为例,词缀知识平均分只达到26的水平。而词义的联想知识(即接受性能力)总分却达到了42的水平。另外,各种联想知识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如表二所示,同义词与反义词呈极高相关,搭配联想与同义词的反义词联想也存在着高相关性。而词缀知识与各种联想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则相对来说要低得多。这一方面说明,词缀知识不会随着学习者的词汇联想能力的提高而增强。例如,学习者都会因为familiar联想到friendly或close,但很少人会想到familiarity。这是因为学习者对词的形式的敏感度要比词的意义接受产生得慢。另一方面正如“大多数探讨者认为,接受性词汇能力先于产出性词汇能力”(张桂萍,韩淑芹,褚美玲)。 2、互联网资源在英语产出性词汇习得发展中的影响 语言水平的提高基本不伴随着词汇知识深度的发展。知识深度的发展取决于学习者的习得环境。如表一所示,08级学生的词汇知识水平不论从总体看,还是从单项上看,都比07级学生高,而且显著性异同水平达到了0.01。显然,一年的学习并没有使07级学生高频词词汇能力有所提高。在这些被测的词汇在发展上,似乎出现了“停滞”或“退步”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词汇知识耗损现象attrition”。“第二语言学习者都有单词遗忘或词汇知识减损的经历,Weltens(1987)认为词汇比形态句法规则或音位更容易出现减损”(戴曼纯,2017)。 知识减损这种现象与学习者的学习环境有关。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有几个特点:一是缺乏有语境的语言接触,二是教师和学生所关注的基本上集中在词汇量的扩大上,三是语言产出机会缺乏而且缺乏真实性。学习环境方面的这些特点都不利于语义网络的建立和词汇产出性能力的发展。由于应试的作用,绝大部分非英语系学生采用的词汇输入措施主要是死记硬背教材和四、六级考试配套单词手册。他们很少通过多种渠道去接触真实的外语语言材料。课堂词汇教学基本局限于教师讲解生词表或课文里遇到的词汇,采用的措施多是英汉对译。词汇量扩大只是单纯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加,学生似乎并没有着意去建立所学词汇之间的联系,因此词汇知识最多发展到了解一词多义的阶段就停止了,一个词各类知识之间并未能建立具有触及一点,激活一片的效果的相互关系(吴旭东,陈晓庆)而建立在互联网环境基础上的课堂词汇教学则具有以下这些特点: (1)以真实的语境提供真实的语料; (2)以真实的语料提供词汇的真实的语义; (3)通过显示词语所处的最常见的环境向学习者提示词语典型搭配; 3.提供虚拟现实的语言输出环境,促进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 根据“板块性”理论,词汇习得过程一定要注重习惯搭配等板块的略论和记忆。网络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库,可以帮助学生快捷全面地了解词汇板块知识。而且,英语毕业论文,多媒体网络语料库是动态的语料库资源,它通过收集自然语言的发展确定新增语义,让学生摆脱词典和权威的束缚,合理建构词汇认知意义,与语言发展现实同步(冯青来,2017.)。 根据“语义场”理论,学生词汇习得必须通过不断建立和扩大语义网络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词汇信息的输入渠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在建立和扩大语义网络方面,电脑网络搜索引擎能够提供全面、快捷的帮助。在传统的词汇学习环境下,学生缺乏互相交流的机会和环境,缺乏词汇输出的意识和条件。相比之下,网络虚拟现实功能可以创造相对真实的外语输出环境。在虚拟现实的语言环境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得到更大的激发,通过相对真实的交际活动促进自己的词汇习得,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结论: 与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环境相比,基于网络资源上的课堂环境体现了强大的优势,为学习者词汇习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提高学生外语词汇能力的关键是营造良好的习得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性,保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记忆习惯,灵活便捷地选择丰富的词汇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词汇加工,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助于网络手段能够做到的。在这样一个新型的词汇学习环境下,学生有可能成为真正独立的词汇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探讨[J].外语教学与探讨,2017(2):138-143.[2]冯青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词汇拓展策略中的运用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17(2):45-49. [3]宋刚.国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探讨综述[J].语言教学与探讨,2017(01):56-62 [4]吴旭东,陈晓庆.中国英语学生课堂环境下词汇能力的发展[J].现代外语,2017,23(4) [5]张桂萍,韩淑芹,褚美玲.中国学生课堂环境下主动词汇与被动词汇的发展--一项英语系与非英语系大学生的对比探讨[J].现代外语,2017,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