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源于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不同思维方式的英汉单位词,表现出了明显的民族文化和语言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中西两种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语言文化传统。本文在借鉴 R. Quirk和章振邦等中外著名语言学家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应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英汉语语料,并结合近年来前人在这方面的探讨成果,从四个方面切入,尝试研讨了英汉单位词在语用搭配方面的规律及特征,进一步对比略论了中西两种语言在表示数量概念/意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点。 关键词: 数量概念;英语单位词;汉语单位词;分类;语用搭配;对比探讨 Abstract: Derived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languages and modes of thinking, English and Chinese unitwords obviously exem2 plify their national,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identity, and also reflect from one aspect the folkways and customs,waysof life, and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f China and theWest. Based on the theoriesof the famous linguists at home and abroad, es2 pecially R. Quirk & Zhang Zhenbang, this paper,mainly using and utilizing English and Chinese corpora accumulated over the past years by the author himself and combining the resultsof this research achieved by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has conducted an attemptive discussion on the classifications, the basic laws and features that unitwordspossess in pragmatic and collocation2 al aspect, and a further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in concept of quatity and meaning.
Key words: conceptof quantity; English unitwords; Chinese unitwords; classification; pragmatics and collocation; contras2tive study
1.引言 数量概念是人类先民较早认识宇宙万物、体验周围客观世界、认识各种客观实体及其相互联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重要概念。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也证实了数量概念是人类在幼小时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最早形成的概念之一,是一种有时无需凭借和依靠任何的隐喻人们就能“直接”理解的概念。数量的区分是人类初民认识周围客观世界所逐渐形成的一项最基本的智能。英汉语言中表示量的概念的词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这就客观上更易于数量概念向其他的概念域延伸。大家知道,人类认知活动源于人们日常的身体体验及经验,中西、英汉各民族在这方面的体验是相似的,因而不同民族的隐喻概念应该具有共同性;而任何身体经验又会受到特定民族和特定文化的作用。所以,不同文化的数量概念折射在语言上可能会有不同的体现形式。近年来,有的学者如刘静静、张常亮(2017)认为,汉语中的量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它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类而存在,而且汉语量词及其种类极为丰富,比较常用的量词就有500个左右,是语言中表达数量概念不可或缺的成分。然而,作为属于印欧语系的英语在其传统的语法体系中却没有像汉语量词这种独立的词类,但表达量的概念的语言形式或结构却一直存在着(刘静静,张常亮2017)。长期以来,一些中外著名的语法、语言学家一直使用一些不同的术语来表达英语中量的概念。R.Quirk et al(1972,1985) 把英语中表示数量的单位词归在了名词类下,并称之为“表量名词”(quantitative and parti2tive nouns);章振邦(1983)把表示量的概念的词归纳为 “unit noun”(单位名词)。H. E. Palmer (1995)提出了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ves”(表量限定词)这一概念。但不管人们对此如何界定,其实质涵义是相同的。本文拟就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数量的单位词这一独特而共有的语言现象,尝试从分类以及语用和搭配视角做一对比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2.单位词的涵义及称谓溯源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与历史积淀,造就了瑰丽多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汉语语言更是这种民族文化的高度结晶和天然载体,它承载着该民族极其深厚、极其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和因子。所谓量词,就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具体地说,就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单位的词。汉语拥有较丰富的量〓71〓词,而且一直以来,中外有关学者公认量词是汉语的一大特点,特别是相关于印欧语系各语言而言,这一特点就显 得更为突出。早在 1867年,英人 Thomas Francis Wade(181821895)在《语言自迩集》中列举汉语量词就多达65个,书中称其为“陪衬的字眼儿”,计有:盏、张、阵、乘、剂、架、间、件、只、枝、轴、句等等共 65个(转引自:马叔骏2017)。汉语中的量词,尤其是名量词,是英语、俄语等外国语言无法比拟的。这是汉语语言的特色之一。请看一组古诗/词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圆不值》)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曹雪芹《题红楼梦》)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上述诗/词句中的“行、枝、回、把、番、度”6个词,很显然,从语义上看均是表量之词。由此可见,汉语历来就有数量之说。据历史记载,古代殷商时期就有了度量衡、容器和货币的单位词,到了先秦就有了“匹、两、乘、张、个”等个体量词。汉魏六朝、元明时期量词有了新的发展。1898年马建忠先生所著《马氏文通》曰:“故凡物之公名有别称以记数者,如车乘马匹之类,心先之。”他最早涉及量词词例,以开量词探讨之先河(刘祥清,贾德江 2017: 29)。在此之后经历半个世纪,对于量词之称谓学者们先后一共提出过16种名称(见表1)。 表1. 英汉表数量概念/意义的词所用名称演变一览 表 序 中外学者 提出年代 所用名称 1 陈承泽 1922 “名词中的一类” 2 黎锦熙 1924 “表数量的名词” 3 王 力 “单位名词” 4 吕叔湘 195121952“副名词” 5 陆志韦 1951 “助名词” 6 陈望道 1952 “计标(计论的标准) ” 7 张志公 1952 “把数和量合起来叫做数量词” 8 丁树声 1952 将量词单独列为一类并正式定名 9 吴景荣王佐良 “classifier或measure word” 10 R. Quirk 1972 “表量名词”( quantitative and partitive noun) 11 R. Quirk 1972 “单位词”(partitive或unitwords) 12 R. Quirk 1985 “partitive constru,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