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化是认知语言学的探讨对象,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以“人类经验→概念化→图式化→语言形式”的演变序列为基础(熊学亮,王志军2017),研讨语言形式和以经验为基础的概念化之间的双向联系。在略论英汉被动语态的差异及其产生的深层机理时,我们发现,尽管被动概念在这两种语言中的概念化过程,都是以“致使因素→变化→状态”这一典型的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式为认知基础,然而该概念化过程在图式化(即组合式语法化)成具体的语言模式时,存在本质上的差别。Fischer (1999)指出,语法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以同构象似性(形式与功能的一一对应)为基础的隐喻转移,即在概念的语法化过程中,往往用和某一新概念意思相近的概念的表达形式,来表达这一新的概念。又根据Giv n(1990)的探讨,典型的英语被动句在语法化的过程中,从表结果性状态的形容词性结构派生成如今的be V_en形式,证据是英语的形容词性被动句如The win-dow was broken等也具备典型性被动句的主要功能,如非施事的升格等,以及从结果性状态的角度来表达致使性事件等主要的功能变化,表达的是主体化的受事和结果性的状态观。但此结构在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由表结果性状态的形容词性结构演变为表被动过程的被动结构。Langacker(1990)则把被动结构中的被动(过去)分词词缀标记-en和相应的及物动词所表示的致使性事件,表达成一种无时间联系的被动过程,即从受事者的角度来表达致使性事件,同时通过助动词be,把这种无时间的被动联系变为一种有时间的被动过程。而汉语被动句中的“被”字,在古汉语中表“遭受”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语法化成与致使性事件相配的“被”字句标记。根据宋采娃(1958)的探讨,“被”字在十三世纪就已经语法化了,并且在使用上不受词汇意义的限制。因此,“被”字作为一个独立的被动形式标记,把致使性事件表达为被动形式,此间涉及的动词,则不显示任何形式的变化(Hashimoto 1988)。也正是因为汉语用独立的“被”字来表示被动联系,故涉及到的致使性事件既可以是隐含的,也可以是复杂的致使结构(程琪龙2017)。首先,“被”字结构表达的可以是隐含性致使事件,其中被动句主语所表达的实体,并非是有关动词所表达的事件的直接受作用者,而只是受到该句子所表达的事件的间接作用。 (12)她被杀了父亲。该句的致使结构是[有人杀了她父亲],导致[她受作用]。其中主语“她”,并非是动词“杀”的直接对象,故该句属隐含致使结构,而“她被杀了”则是显性致使结构表达。也就是说,“她”携带“间接受事,英语论文,英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