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的改进策略[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7 ~2020) 》中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的确,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而个性化教学就是为学生提供此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存在简单模仿,照猫画虎,依赖“教参”,按部就班,公事公办,千篇一律的现象。英语教学法[2]这样的教学是没有“个性”可言的,它忽略了教师是有个性的教师,学生是有个性的学生这个前提。个性化教学是针对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忽视学生的个别异同性、忽视教与学的交流、忽略学生之间的合作的知识输入式的教学,对此提出了进行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倡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主动探索,乐于参与,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异同性地教和学,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实现个性化的途经。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教学创新,也是一种教学改革与实践,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需要倡导的重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应用。笔者基于 F 小学的个性化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思考,研讨目前个性化教学的成绩与经验,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略论过程中探究其对策。

一、个性化教学的成绩与经验

( 一) 教学中心由教到学的转换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主体影响的发挥。传统意义下的非个性化教学,是以赫尔巴特和凯洛夫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旧三中心”理念下的教学,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课堂中的学生作为“人”的存在。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试图扭转过去那种局面。个性化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型,即实现关注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重视“学习者中心”,体现教学的创造性。个性化教学逐渐解放教师。中小学教师工作辛苦,压力大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非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不停地讲、不停地在黑板上演示、不停地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要点,导致教师身心俱疲。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给出学生《学习指南》,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可以充分解放教师的部分劳动,如在 F 小学六年级的一次公开课上,语文教师在讲《天鹅》这篇课文中,我们进行课堂观察和课堂略论,发现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以教师在课堂上说话的时间计算) 比传统教学节约工作量近三分之一。可见,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进行的合作与交流,既有小组内的交流,也有小组之间的交流,既有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也有学生之间的交流,在面对共同的问题和学习任务时,学生通过合作,集思广益,进行“头脑风暴”,实现问题的解决和完成学习目标。重视学生的表达。学生是否具有表达的机会和空间是个性化教学比较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个性化教学就是让学生具有表达的空间。如在《超市中的工作人员》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基于去超市的经验说出超市中有哪些工作人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有保安人员、保洁员、导购员、收银员等将近十多种的工作人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 教学方式由讲授到指导课堂活动的转换一方面,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一味地教授,而是转向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指导学生怎么样去学习,怎么样进行小组交流,怎么样去与他人学习合作,据此教师则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合作、参与等教学方式,对学生的问题解答和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对学生如何开展学习进行课堂活动的组织,如根据特定标准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对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时间、学习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引导,让学生有效地进行主体性、个性化地学习。( 三) 学习方式由单枪匹马到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化的,这已经被许多探讨者所证明。[3]可见,学习不是单枪匹马就可以完成的,特别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英语论文题目,学习活动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 F 小学的个性化教学实践我们发现: 首先他们关注了学生的合作与参与。在非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往往是个别性的学习,缺乏小组学习,缺少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内的交流和小组之间的交流,形成共同的学习。其次,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如在小学四年级的《科学》的《磁铁》一课中,通过每组学生进行“钓鱼”( 鱼的眼睛是由小磁铁做的,鱼钩是铁做的) 实验,让学生每组派代表进行实验,其余没有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观察,在做完实验后,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既可以合作探索,又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形成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四) 由教师的单向教到学生的问题解决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提问的空间和时间。关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形成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与解答,从而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如何提问。从教师的“满堂讲”到教师的“满堂问”,再到教师的适时指导,学生的自主提问。在如此的个性化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在同学的自主提问、老师的提问下去发现问题,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去探究问题,略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47÷ 3 = ?”过程中,第一个学生: 我可以将47化成1221,再将1221除以 3,这样就可以得出421。第二个学生就说: 为什么不是47化成814,而不是1221呢? 第一个学生回答: 因为 3、7 的最小公倍数为 21 啊。通过第一个学生与第二个学生的对话,我们发现学生能够自己形成问题意识,并针对同学的答案,学生会进行反问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 由教案向学习指南转换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备课是“三备”,即钻研教材、探讨学生、考虑教法,并写下自己的“教案”,在个性化教学下,教案则可转换成学生学习的学习指南。以《天鹅》这篇课文为例,教师的学习指南为:第一步写出初读感受( 建议时间 7 分钟) 。第二步交流初读感受( 建议时间 8 分钟) 。交流要求: 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依次交流、默读; 小组之间交流要求将每个人的学习卡片平放在自己的桌面上压好,同学们离开座位后保持安静,英语论文题目,默读的时候尽量不要交流; 集体交流要求被推荐的同学要将自己的感受与别人分享。第三步写下自己交流后的新感受( 建议 3 分钟) 。可见,个性化的学习指南与传统的教案是不一样的,它不是以教师预设的教学效果为主,更关注学生的独立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生成所需要的学习内容。( 六) 课堂组织形式由固化的秧田式向移动式转换从课堂组织形式来看,非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的秧田式组织形式,学生座位的排列是以一个课桌两个学生,形成横数几排,竖数也是几排,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交流,也不利于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而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下,就形成了学生的座位由固定的座位,到可以移动的座位,学生可以进行随意的交流和互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们可以形成小组合作,还可以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 师生联系由师和生转换成师和生、生和生、师和生生的联系在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与学的联系,即师生联系的转化,由原来的教师—全体学生,教师—个别学生,个别学生—个别学生发展到教师—全体学生,教师—小组学生,教师—个别学生,个别学生—个别学生,小组内的个别学生—个别学生,小组学生—个别学生,小组—小组之间的学生等联系。师生联系、生生联系得到了量的扩大,联系的网络得到了延伸。学生的交流圈子更为广泛,学生合作的范围也呈现立体型,而不是原来那种平面型的师生联系。

二、个性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