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改革泛读课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英语教学发表:《改革泛读课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泛读课是高校英语系一、二年级的必修课,新的《高等学校英语系英语教学大纲》对阅读课的目的进行了阐述:“英语阅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略论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毋庸质疑,泛读课的开设关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熟悉各种阅读技能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影响。然而,在泛读课教学中,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曾对泛读课的教学效果作过专门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阅读课“兴趣不大”,还有很多学生从中收获不很明显。阅读课未起到其应有的影响。作用泛读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如学生入学前的课外阅读面过窄;高校对该课程重视的程度不够;学生对阅读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不够明确等,但主要还是以下两个因素:教材的编撰不当和教学措施的陈旧。
查斯汀认为:“教师的责任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语言程度适宜的教材提供具体的指导,并计划辅助活动以鼓励学生阅读(Chastain,1976)。”《大纲》对教材的选择、教学措施也作了明确的说明:“阅读课教学应注重阅读理解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教材应选用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以便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英语系四级考试对基础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种能充分体现《大纲》精神、编撰恰当的教材非常不易,而使用编撰不当的教材及由此所带来的对教学措施的限制一直是教师们普遍遇到的较为棘手的问题。以《英语阅读教程》(1-4册,韩志先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出版)为例,这套阅读教材发行量大,很多高校的英语系把它作为一、二年级的泛读课指定教材,它所体现出来的编撰问题在目前泛读教材中比较具有代表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泛读教材课文的设计不能体现细读与快速阅读的区别
所谓细读(full understanding),要求读者熟悉掌握各种阅读技巧,不仅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还要能根据字面意思,对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不仅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联系;而快速阅读(speed reading),要求读者熟练应用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的技巧,每分钟读速达到180词左右(二年级下),能够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理解事实和细节即可。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在教材设计中不仅要有篇幅略长、难度中等的能够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细读材料,还要有篇幅短小的、难度不大的快速阅读材料。
《英语阅读教程》设计的文章共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四篇课文,全部是长度为1000字左右的细读材料,应该说教材是“围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速度进行设计编排的”。但是作为细读材料,其课文长度就短,包含的信息量少,对教法设计有限制(这一点后面有详细阐述),而且,其课文后的阅读理解习题多为理解事实和细节的内容,训练判断、推理等阅读技能的习题内容较少,不能很好地完成细读的任务;若作为快速阅读材料,1000字的篇幅则略长,难度过大,缺乏短小精悍,不利于课堂上计时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技能。
2·泛读课文选用的题材不够宽泛
其课文内容多为“文艺小说、人物传记、历史故事、宗教传说及少量科技文章”,缺乏新闻、广告、戏剧及原版短篇小说等方面的文章。
3·泛读课文选材内容过于陈旧
其课文选材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的文章,内容旧,缺乏时代气息。这样的课文不能吸引学生,难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缺乏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
5·泛读教材对教法设计有很大限制
(1)由于课文设计要在课堂上记录阅读时间,那么课文只能在课上完成,它忽略了学生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即预读阶段。这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启动时期,中心任务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正确进行阅读。如背景知识介绍,熟悉相关词汇、结构、习惯表达法等。可这一环节的任务只能由教师代替,老师讲,学生听,无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把阅读教学真正变成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觉实践活动的目标。
(2)教师要做到在课堂上计时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往往由于教材篇幅相对过长、难度偏大、内容较陈旧,致使训练效果一直不佳。
(3)课上阅读与课外阅读不易有机结合。课外阅读材料是课上所学内容的延伸,课外阅读由于缺乏大家共有的、体裁不同而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学生定量阅读的习惯不易保持,也不利于教师指导、监督课外阅读。
我们认为,传统阅读教学把阅读过程看作是简单的语文学或语言学过程,过分强调甚至夸大了教师的影响;现代阅读教学则把阅读过程看作是学生个人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强调学生的认知影响。
换句话说,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中心,学生的阅读活动无人可以替代。教师虽然居主导地位,却起辅导影响,他们的根本任务是给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形象地说,教师应该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更不是仅仅担负仲裁任务的裁判员。阅读课就其基本性质而言是属于实践课。只有学生亲自参加到阅读实践中去,并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将教师的指导与自身的一系列思维、认知、判断和理解活动结合起来,将自己积累起来的背景知识容纳进去,才能顺利地完成阅读教学的各项任务。如果一味地让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则无异于襁褓中的婴儿,什么也学不会的。
鉴于以上泛读教材及教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改革泛读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首先,在教材编撰上,应更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好的教材应体现现代阅读理论以及符合现代阅读理论准则的教学程序。例如,以美国阅读教材为例,一般均按三个教学程序来设计:(1)阅读前活动,主要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2)阅读活动,主要指导阅读措施和技巧。(3)阅读后活动,主要检查阅读理解和提供扩展性练习。这样的阅读教材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究其原因,一是它体现了人们对阅读活动本质属性的新认识。二是使用非常方便。
根据中国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我们认为好的泛读教材应包含三部分:1.课文长度为2017词左右的细读材料及与之话题相关的课后阅读材料,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语言程度适宜的、能够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的阅读材料为标准。其中包含一定篇幅的原版优秀的短篇小说。设计能体现多种阅读理解技能的测试题,如确认中心思想的技能,猜测词汇的能力等。2.文章长度为300—400词,难度小、篇幅短的快速阅读材料,便于课上教授、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技能。3.阅读技巧介绍及相关的训练。
其次,在教法设计上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课上强调阅读技巧的传授与训练,课下通过课后阅读及课后作业巩固课上学过的阅读技能,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真正达到扩大阅读量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1·每学期重点介绍几种阅读措施,每种阅读措施的训练都贯穿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定期考察验收。如讲解快速阅读中的略读技能(skimming)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能说明每段大意的主题句或每篇文章的主题段,然后再给学生3—4段短文,计时让学生完成对于主旨大意的阅读理解题,以训练学生快速获取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态度及各个章节所表达的大意的能力。
2·关于内容相对难一些、长一些的细读材料,首先要求学生按正确的阅读措施预习课文,并完成老师留的预习作业。这些作业包括查阅必要的背景资料或由教师提供给学生预读的辅助阅读材料(教材设计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根据不同文体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梗概、作者的观点等;总结疑难生词并完成课后的有关练习。课堂上由老师对课文内容和某项技能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示范,然后,以学生为主体,回答预习作业中的问题,提出并讨论自己发现的难点,教师及时点评和补充。让语言学习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目的,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言学习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3.每月一篇的短篇小说阅读(最好在教材设计中体现出来)更是多方面训练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办法。,英语论文网站英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