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学引进语言课”是指用文学著作作为可靠的语言阅读材料,借助文学作为提高语言认知的“跳板”,旨在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现不妨借用Jane Spiro的“有鉴赏能力的读者”模式来进一步说明“将文学引进语言课”[8](笔者在引用中省略了原模式中的第四个对于测试的层面)。 在构成有鉴赏能力的读者的要素中,由语言技能和语言认知构成的语言能力处于中心地位。很显然,这一模式强调的是语言,是“将文本的欣赏当作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那么,到底如何具体地将文学引进语言课? Ronald Carter曾列举一个实例,说明怎样在语言课堂上通过略论文学著作教授语言的“特性”。他选择的文学著作是Edwin Morgan的诗歌Off Course。诗歌的任意性(比如词的排列)可以解读为隐喻语言的任意性特征[2]。下面是另一个“将文学引进语言课”的实例[9],所选的阅读著作是E. B. White的故事Charlotte’s Web: a)设计并制作一个蜘蛛网,材料可以用细绳、纱线等;制作完后将它放在教室醒目的一角。在班级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该蜘蛛网可作为词汇学习的背景。b)两人一组,依次练习表达terrific, radiant, humble等表情; c)几人一组,设计和表演小猪Wilbur编织蜘蛛网的哑剧……。 这里,文学不仅作为语言学习的跳板,而且还引进了更加富有趣味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将文学引进语言课”常被语言教师所采纳,特别是在CLT课堂中。有探讨甚至宣称,在西方,CLT已经使日薄西山的文学课命运得以复苏。“显而易见,随着对寓教于乐的兴趣的日渐提高,许多二语课堂正在恢复使用文学文本,作为一条重要的提高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10]然而,这种CLT拯救文学的现象似乎没有在中国出现。CLT从20世纪80年代起被引进到中国,并在90年代得到流行。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新的英语教学大纲,要求中学英语教学以“交际”为目的。但是,CLT的流行并没有如同在西方一样拯救文学被贬值的命运。相反,它似乎更加大了文学和语言学科之间的罅隙,“促进”了文学课日益萎缩的现象。有学者撰文,目前英语文学遭遇“寒流”,英语文学课成为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教的冷门课程。英语文学课课时在一些高校被砍,在另一些高校被“降级”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 这一现象值得反思,其中有些客观的因素在起影响,比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价值观以及就业现实的作用等,但是也不能忽略主观排斥文学的倾向。在我国外语界,有人认为,文学语言远离日常英语,是二语学习者所不需要的。有人甚至认为中国外语教学的出路在于发展商务英语,完全忽略了“本是同根生”的文学与语言的相融联系,更不用说肯定文学的审美、教育、心理、娱乐等多元功能与价值。当然,也不乏英语语言教师,由于个人对文,英语论文,英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