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教学的视听结合略论[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听力教学视听结合略论

[摘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听力是薄弱环节。英语中的听、说、读紧密关系,不可分割。/英语论文在听力教学中重视视听结合训练,能有效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英语 听力教学 视听说结合

在英语学习中,“听”位于“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之首。本文通过剖析视听说之间的联系,针对高职生在英语听力实践中存在的听力障碍和出现的问题,侧重提出了在听力课里安排视听说结合的练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在听力教学中进行视听说训练的结合及应该注意的方面。

(一)视听说三位一体

人类的语言是从听说发展起来的,我们幼儿时学习母语也是从听说开始的。在日常交际中听与说往往是相伴而生的,有输入也有输出,这才形成交流。只有通过输出,英语论文,才可以对输入结果加以验证,学生的理解才会在自己的输出中得到确认、修正、补充和完善。高职英语把听说分别设置成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两门独立的课程,往往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听力教学成了哑巴教学。在听力教学中听与视相辅相成。实验心理学家Treichler的实验指出:同样的学习资料,如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60%,3天后降至15%;单用视觉,3小时后能保持70%,3天后降至40%;视觉和听觉并用,3小时后能保持90%,3天后可保持75%。这说明了视听并用对增加信息摄入和加强记忆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听力教学中应选用可视的音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在听力教学中进行视听说训练的结合

1.坚持听说训练,培养语音技能。

(1)语音中的一词多音。英语的发音像一条流动的波浪,它的流动具有自己的规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强调读音规则外,还应特别提到一词多音现象。因为记单词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忽略一个单词的其他读音,尤其是一些常用单词。如常见单词“present”,除了作名词、形容词读成/'prez nt/,还可以作动词读成/pri'zent/。

(2)“Wh-”问题的语调升降。以“wh-”开头的问题,它的语调是升还是降要取决于说话者想表达的具体含义。例如:A:I just found out somethingabout Bob.B:What?()A:He’s getting married!以上“What?”用升调表示说话者B对说话者A的话题很感兴趣;再例如:A:I just found out something aboutBob.B:What?()A:I just found out something aboutBob。说话者B用升调是希望A重复刚说过的内容,也许刚才他没听清楚。类似的用法在回答“yes”、“I’m sorry”等时也经常出现。

(3)培养适应英国音、美国音及一些主要方言的能力。在听力训练中常听到的除英式发音、美式发音之外,还有一些英语国家的地方方言。因此在听的训练中可采取从一种读音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另一种读音的措施。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两种英语在发音、语调上的差别。如能准备几段听力材料的两种发音的录音,英语论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听,效果更佳。

2.加强听力教学,开展第二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教学,安排好听力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深入浅出的口语听力训练。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多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利用好第二课堂。比如,听一些英语歌曲、英语节目、电影录音剪辑等,这样耳熟能详,不知不觉中语感增强了,其长期效益是显著的。

3.重视模仿和朗读,增强语感。关于外语学习者来讲,朗读的一个重要益处就是能够培养人们对声音符号之间联系的意识。朗读时语音、语调、节奏、语流会在学习者的脑中留下“声音印象”,这种印象遇到外界刺激,便自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同时,朗读能使学生接触到口语中所听不到的词语,关于提高听力水平大有益处。

(三)应该注意的问题

1.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听是指把听力材料中的因素、单词、句子、意群、语篇都力求逐个听清,并反复地听,以求熟悉不同人群在英语发音方式上的特点。对所听材料中的语音语调、连读等注意模仿,以听促说,听说相长。泛听的目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英语语音语调,增强语感,扩大听力词汇量。泛听时只求了解所听材料的内容大意,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英语广播节目或者学习网站等,鼓励学生多听、多模仿、多说。

2.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听力课上老师应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每节课每个学生至少应有一次发言的机会,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近况有个了解,这样才能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及时调整难度和教学措施。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体现出学生程度异同,关注“优生”、鼓励“差生”。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