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复合型英语系人才的理性思考[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各界对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日趋重视,英语系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误区。复合型英语系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应采取EGP (通用英语)和ESP (专业英语)嫁接的措施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措施,并在教学计划、教材、资料、科研等方面提供保障,加快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一、对复合型英语系人才的理性思考
1.对复合型英语系人才的认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语教育的要求,因此要迅速提高对复合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更新英语系人才培养的观念。复合型外语人才指不但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一门其他 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绝不能降低外语基础能力培养,而是要加强。“复合”还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它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的拼凑,而是人才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有机结合。现在的外语专业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由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局限,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知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过分强调记忆而忽视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略论问题能力的培养。2.复合型英语系人才培养的误区当前人们过多地把目光投向市场,甚至忽视了外语学习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忽视了外语学习打好基本功的重要性,不成比例地去迎合市场的需要,增开了所谓的热门课程,减少了专业技能课程。这种做法是不符合《高等学校英语系英语教学大纲》精神的,长此以往会削弱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人才培养是有周期性的。一种行业当前可能是求职就业的热门,但几年后可能由于这方面人才的过剩而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造成人才的积压和浪费。英语系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各种变数之中有一种常数是不变的,那就是坚实的英语基本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是采用1/1的模式,即外语/专业模式。
这种算式式的模式虽直观简练,但却不那么科学。因为在这种模式中两个部分处在平等的地位,不分大小,平分秋色。我们应当改正过来,起码应当明确提出“大一加小一”的理念。这个“大一”就是外语,“小一”就是相关专业知识。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外语的核心地位不动摇,不能把相关专业知识扩大到作用外语主导地位的程度。在《高等学校英语系英语教学大纲》的附录I第三部分中指出:开设各种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环节,此类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战后国际政治,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交往,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获取一定的国际金融知识,对现代科技发展情况等有一定的了解。“一定的了解”就不是充分的学习,更不是“深入的探讨”。就是说,关于外语专业学生来说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一点就可以了。过分强调相关专业会淡化外语的地位,培养出来的人才外语平平,失去了英语系的外语优势。

二、优化课程设置,确保复合型英语系人才培养的策略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不是增设一两门课程就可以奏效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是培养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关键所在。应从新世纪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重新规划和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安排好教学全过程的学时分布。为优化课程设置,促进复合型英语系人才的培养,笔者建议在低年级阶段(一二年级)采用EGP(English forGeneralPurposes通用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基础知识要求具有宽厚性和系统性。在高年级(三四年级)采用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其指导思想就是改变EGP教学贯穿始终的传统做法,采取ESP与EGP嫁接的措施。
1. EGP教学模式EGP教学以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其主要教学内容,但这些语言知识和技能是语言基本功。它包括语音、语调的正确,词法、句法、章法的规范,遣词用句的得体,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熟练应用。这是适应目前社会和将来工作需要的前提,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基础。只有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学生才能有发展的后劲,才能适应纷繁多变的社会现实,才能增强学生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异同的灵活性,也唯有如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精读课、听力课、阅读课是英语系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课程设置具有合理性。翻译、英美概况、视听说、英美文学等课程分别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翻译能力以及英美文学知识和文学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英语系课程设置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高等学校英语系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者们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当重视。因此,要培养21世纪的人才,在重视语言基本功的同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应是语言与文化结合的教学,所以英语课堂应是充满文化的课堂,归根结底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获取文化知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使用的语言课教材必须文化含量高,人文精神强,最能体现东方或西方的文化价值。这一点上海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做了很好的尝试。在高年级,开设了诸如“中国哲学与智慧”、“西方美学导论”、“西方哲学概论”等文化选修课。还抽调教师,自编教材,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取名为“文学与文化”。该课程从一年级一直开到四年级,所用教材全部是从世界经典中筛选出来的文章,让学生一进校就接触经典的原著。本课程不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上课形式是启发式、讨论式,在可能的情况下配以声像材料。通过查阅资料、撰写读书报告、课堂上做讨论式发言,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扩大了他们的人文学科知识,培养了他们的文化素质。这种教学思想和做法是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一致的。英语系可增设英美小说赏析、英美诗歌欣赏、英美戏剧发展概论等,甚至还可设置有关中国文学的课程,如中国古典文学欣赏、中国近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文化类和社会类课程可包括:英美社会与文化、欧洲文化概论、英美国家国情学、英语国家概况、英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发展史等。

2. ESP教学模式按照传统的EGP模式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在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社会,已不能满足各行各业日益拓展和深化的交际活动。而ESP模式则是以学生的具体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来指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的选择与确定。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较之EGP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的需要。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知识结构包含多个不同的专业或方向。ESP教学模式能够帮助英语系学生形成复合的思维方式和智力结构,当现成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时,也有能力改变、调节个人智力结构以满足社会新要求。因此,笔者建议在保证总课时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数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新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已经将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领域定得非常宽泛,包括了国际商务、国际营销、国际金融、国际商法等为传统意义上的外语学科所无法包容的探讨内容,但是其内容操作平台是所学专业语言。学科的划分是为了方便新知识的探究,而不是为了排除探究新知识的努力。英语系的学者也有自身的语言优势。语言优势可以使其在掌握了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接触到相关学科的前沿探讨成果,同时在国别探讨中有广阔的探究空间,并在学科交叉界面形成学术热点。因此在英语系高年级可开设商务英语、法学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战后国际政治、中国外交等课程。

三、复合型英语系人才培养的保障策略
1.师资队伍的保障复合型人才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要把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放在首位,在一专多能上下功夫。除精通本学科专业外,还要了解邻近的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同时按专业、学科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补充教师;加强学术梯队建设,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在教学、科研中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教师结构,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应采取的具体方法一是就地取材--—选拔一批语言基本功扎实、工作认真负责的英语教师,或派出进修学习,或到相关专业院系跟班听课。二是共享资源--—依托学校相关专业的优势,借助他们的师,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范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