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外语专业探讨性教学体系的主要准则[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探讨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的行为,它既可以是学习措施,也可以是教学措施。建立外语专业探讨性教学体系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建立外语专业探讨性教学体系主要准则和内涵是将探讨性教学理念融入外语专业教学体系的每一环节。 
   在我国公共外语水平日益提高、 社会外语培训班不断涌现的今天,真正认识外语专业内涵、在外语专业办学中融入探讨性教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而且可以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外语专业发展的一个问题,即外语专业人员存在的“思辨缺席症” 。
     一、传统外语专业内涵和外语专业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界存在对外语专业的误解,认为外语专业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外语。因此,我国外语专业教学过于强调外语的工具性, 教学中侧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结果是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方面就相应地欠缺,忽视了对学生智能上的开发,从而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挥和发展。[1]虽然当前许多外语专业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扩展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学生探讨能力的必要性,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许多院校的外语教学在相当程度上还是“知识传授”型教学,而不是“探讨型”教学, 因而很难使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掌握语言技能之后真正拥有一门和其他专业知识结构相当的“专业” 。[2]
   二、建立外语专业探讨性教学体系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和获得技能的途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英语论文网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3]因此,语言技能的获得不一定必须通过多设语言技能课来实现, 还可通过学习其他专业课程而得到。后者甚至更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新形势下英语系的培养目标和外语专业的正确内涵。英语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纯熟的语言能力、自如的语言转换能力和深度的专题探讨能力。显然,在我国公共外语水平日益提高、 社会外语培训班不断涌现的今天,外语作为专业,它不仅应该是被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对象,而且应该是被学生探讨的对象。大学外语专业教学不应该只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 而应该更注重对专业知识的获取和探讨,这是外语作为专业的前提,也是它与公共外语及语言培训班相区别的地方。 ”[1] “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的专家们指出, “外语专业人员思辨缺席症究其根源大体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在观念上强调的是外语的工具性而忽视外语的人文性。外语学习的结果不但是语言交际技能的提高, 更可以是思维方式的拓展,价值观念的重组和人格结构的重塑” 。[4]
    3.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具备创造能力的人才是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的。现今我国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即让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需采取能发挥和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措施。 大学教育训练学生的学术探讨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学术探讨精神, 既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特性之一,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4.探讨性学习本身的要求。探讨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讨,并在探讨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可见,探讨性学习就是学习者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符合人自身认识规律的一种学习措施。[1] 探讨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的行为,因而探讨行为本身具有发现、探索、解决和创新的特质。它既可以是教学措施,也可以是学习措施。采取“探讨”的措施进行教学和学习,就是发挥并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探讨性学习中, “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学会引起批判思维和开发探索智能的措施” 。[2]从这方面讲,探讨性教学不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想选择。
    (二)实践依据     在国外(如希腊)的外语专业教学中,专业课中不再开设精读、听力、语法、泛读等技能课;而且,在国外的许多大学里,外语专业基本上都与专业挂钩,直接涉及专门的主题;此外,国外高等学校的外语专业学士学位主要通过修课获得,而学分不是通过考试获得,而是通过写探讨报告获得。[5]可见,在我国外语专业办学中融入探讨性教学理念有着坚实的现实依据。     三、建立外语专业探讨性教学体系的准则及其内涵 探讨性教学, 包括学生的探讨性学习和教师的探讨性教学。但是,要真正建立外语专业探讨性教学体系,除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环节之外, 还要将探讨性教学理念贯穿到外语专业教学体系的所有其它环节中去。 这是建立外语专业探讨性教学体系的一条重要准则。 
   (一)教师环节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教师素质直接作用教学效果。要在大学外语教育中实施探讨性教学,外语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熟练的外语能力和探讨能力, 又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同时能灵活应用探讨的措施进行教学。受传统教学措施作用, 学生从小在心理上养成了对老师的依赖,在思维上也产生了一定的惰性,不愿费神费力,因而对探讨性学习也会存在厌烦和抵触情绪。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首先要逐步改变学生原有的习惯和观念,英语论文题目,进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让学生感受到用所学语言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探讨的乐趣和成功, 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原有的思维惰性,引导他们逐步适应探讨性学习。 
   (二)学生环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语专业建立探讨性教学体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也要明确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自己的学习目标,尤其是要认识到培养创造性能力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充分理解探讨性学习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才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克服由于长期接受“填鸭式” 教学而形成的思维上的惰性和对探讨性学习的厌烦和抵触心理,更快地适应探讨性学习,并更好地在探讨性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课程设置环节      要真正建立外语专业探讨性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方面首先要减少技能课程的比例和学时, 把部分技能训练融入到专题探讨中,增加相关专业课程的比例和学时;其次,课程设置的范围不能只限于外语理论和文学探讨, 还要包括与该语言相关的探讨课程,如政治、经济、文化、法学等。也只有这样,课程设置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能力的拓展。 
   (四)教学措施环节      在外语专业教学中融入探讨性教学理念和建立外语专业探讨性教学体系体现在教学措施环节就意味着不能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次上,而要以专业探讨为主,即采用探讨性的教学措施进行教学。 探讨性的教学措施虽没有固定模式,但教学过程一定要经历一般的探讨过程。以撰写毕业论文为例, 首先要了解某类专题的一般知识并对其进行略论、质疑从而建立自己的观点;然后应用相关的知识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写出论文。
    综上, 在外语专业建立探讨性教学体系有相当的必要性和切实的可行性。当然,它的成功有赖于将探讨性教学理念贯穿于外语专业教学体系的每一个环节。此外,外语专业实施探讨性教学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 还需要整个国家教育大气候的支持。

[1]  郑艳.  认识外语专业内涵  建立探讨性教学理念  培养创新型人才[J].  外语界, 2017(3): 2-3.
[2]  张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