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探讨设计....... 31
 3.1探讨问题....... 31
 3.2探讨对象....... 31
 3.3探讨工具....... 32
 3.4探讨步骤....... 34
 3.5数据略论....... 35
 3.6 小结....... 35
 第四章结果与讨论....... 37
 4.1结果.......37
 4.1.1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以及动机与英语成绩的联系....... 38
 4.1.2学生焦虑状态以及焦虑与英语成绩的联系....... 40
 4.1.3学生性格状态以及性格与英语成绩的联系....... 43
 4.2讨论....... 44
 4.2.1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以及动机与英语学习的联系........44
 4.2.2初中生焦虑状态以及焦虑与英语学习的联系....... 45
 4.2.3初中生性格状态以及性格与英语学习的联系....... 46
 4.2.4 小结....... 46
 第四章结果与讨论
 4. 1结果
 在这一节中,作者主要是对探讨的结果进行说明。作者将用10个表格对调查结果进行展示。其中涉及到平均值、sig值和皮尔逊相关指数计算。平均值计算措施:先分别计算出每一种类型测试的总得分,然后用得分分别除以(题目数量*230),求出与这种类型有关的题目得分的平均值。Sig值在0.05水平上呈显著,即:sig值大于0.05表示平均值在大于5%或小于95%的几率上不等,表示相关性不显著;相反,则表示相关性显著。皮尔逊相关指数是用来测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用字母“r”表示。皮尔逊指数在-1到1之间,如果指数值大于0,说明两个变量呈正相关;如果指数值小于0,两个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