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探讨近况综述
有关课堂师生互动的探讨近况综述国内外有关课堂师生互动的探讨成果颇为丰富,涉及到了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探讨领域。从以往的探讨成果看,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师生联系、师生互动模式、师生互动类型、课堂气氛、教师的课堂情感与态度、师生互动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等方面来展开探讨的。①有关课堂师生互动类型的探讨近况综述在国外师生互动类型的诸多探讨中,具有代表性的探讨成果主要有:艾雪黎(Ashley)等人根据教师、学生和知识这三大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将课堂师生互动划分为三种类型: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和知识中心[3];利比特和怀特(R. Lippitt & R. K. White)等人根据教师和学生行为的异同也将课堂师生互动分为三种:教师命令式、师生协商式和师生互不干涉式[4];从教师领导方式的不同特点,美国学者哈格里夫斯(H. Hargreaves)将师生互动分为三种类型:“驯狮型”互动、“娱乐型”互动和“浪漫型”互动。[5]而纳卡穆拉(Nakamura. R.M.)则将师生互动的类型划分四种类型,即独裁、专制--严肃、对抗型,放任、纵容--冷漠、消极型和接纳和民主--信赖、合作型。[6];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则是根据师生之间的情感和态度将师生互动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种类型。[7]国内学者对课堂师生互动的类型也做了大量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有代表性的探讨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从师生互动主体的角度进行研讨:吴康宁等人(1998)按照课堂互动行为的对象将课堂师生互动划分为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三种类型;按照课堂互动行为的属性划分为控制—服从型、控制—反控制性和相互磋商型三种类型。[8]而李宁玉博士则将课堂师生互动划分为两种类型:师个互动与师群互动。[9]从课堂师生互动的效果进行研讨,王家瑾(1997)将课堂师生互动划分为正向互动型,即良好师生沟通--良好的教学效果;反向互动,即不良的师生沟通--不良的教学效果。[10]张旌旗(2017)则是从师生冲突的作用效果的角度将课堂师生互动分为良好的和谐的互动和分歧、对抗和冲突等不和谐的互动两种类型。[11]从课堂师生互动权威的主导地位进行研讨,傅维利,张恬恬(2017)将课堂师生互动类型分为师权型、生权型和平等型三种基本类型。[12]从课堂师生互动的特点进行研讨,佐斌(2017)将课堂师生互动细分为平衡互动与非平衡互动、认知互动与情感互动、同质互动与异质互动、先行互动与后行互动、言语互动与非言语互动。[13]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讨,李虹(1998)依据互动双方依赖与结合程度将课堂师生互动模式分为直接双向互动模式、间接双向互动模式、直接多向双向互动模式、间接多向双向互动模式。[14]②有关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探讨近况综述1)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的探讨国外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课堂师生互动中的言语行为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许多的探讨成果。对课堂师生互动的言语行为进行了分类:美国学者贝拉克(Bellack,1966)将课堂师生互动中言语行为分为组织行为、诱导行为、反应行为和应答行为这四种类别;[15]布罗菲和吉德(ThomasL. Good & JereE. Brophy)把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的情况划分成四种类别,教师的反应划分为十一种类别;[16]弗兰德斯(Flanders)将师生言语互动行为分为十类,其中,教师的行为为7类,包括直接指导行为和间接指导行为;学生的行为为两类,分别为回答问题、主动提问;师生共有一类行为,即沉默。[17]所罗门(Solomon,1964)等人的探讨表明, 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述的清晰度呈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