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探讨背景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探讨二语习得的专家们开始把他们的注意力由“如何教”转移到“如何学”上来。近年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起到的影响越来越关键。焦虑作为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种典型而又复杂的心理现象。新课程改革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以人为本、整体教育的观念正深入人心。学习者在学习中存在的英语学习焦虑,不仅会给英语学习带来负面作用,还会作用到学生的心理成长。探讨英语学习焦虑的根源,探究消除英语学习焦虑的策略,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是很有必要的。Oxford(1990)指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有目的、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语言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二语习得理论都必须有它的存在。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探讨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首先,能够丰富二语习得理论,进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其次,对语言学习策略的探讨有利于推动外语教学改革。多年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的步伐还相当缓慢,教师对教学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意识,课堂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当今学生的学习模式日渐趋向个性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深入探讨学习者的个性化因素和探究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将会推动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第三,探讨学生学习成功与否的原因的实践意义非常重大。学习者作为内因,是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从学生的角度看,过去那种单一地提倡通过改进教学法来改进教学并不可行,有可能还会产生消极影响,学生可能会把学习成绩不好完全归咎于教师的教法不对,从而在主观上消极懈怠我国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意识不如国外高中生积极。外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习策略的培养,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然后帮助他们来监控、评估自己的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1.2 论文概述
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分包括探讨背景和论文概述为两部分。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分别阐述了近 100 年来国内外的英语学习焦虑探讨、英语学习策略探讨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探讨。第三章为本探讨的理论基础,分别是情感过滤假说、输入假说和动机理论。第四章为探讨设计,简要地介绍了探讨问题,探讨工具,探讨对象和数据收集措施。第五章为略论与讨论,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并回收之后来探讨数据,进而发现二者的近况及联系。并对前一章提出的几个问题一一做出了解答。第六章为结论,包括探讨的结果和教学启示以及探讨的局限性以及期望与建议。最后是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英语学习焦虑探讨
维果茨基提出了心理发展的实质,英语论文范文,他指出儿童通过在环境的作用中学习,通过掌握语言、符号等中介,最终把低级心理变成了高级心理。他还提出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的概念,意为“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及将达到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实际的发展水平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能力而定,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指在成人或者同伴的合作下进行时,所展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引自陈琦,刘儒德,2017:39)。他认为“分清楚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水平,将会大大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维果茨基提倡教学应当走在现有水平的前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激发学生发挥情感积极方面的影响,以此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20 世纪 60 年代,皮亚杰(Jean Piaget)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展开了系统探讨,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发展观认为,“儿童通过和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来发展自己的认知。在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儿童内在心理结构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新信息的叠加,而且参与进了新思维。 ”(陈琦,刘儒德:2017)。建构主义发展观已经开始肯定情感活动在个体学习中所起的影响。
……………
2.2 学习策略探讨
近年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学习是受学习者和教育者两方面因素制约的。语言学习策略探讨已经开始成为心理学领域探讨的热门话题,也成为教育实践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概况和分类理论及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一直在不断地发展。自 20 世纪 70 年代国外开始对学习策略展开探讨,国内相对要晚一些。分别是以 Gardner 和 Lambert 为代表的动机探讨,以 Robin 为代表的优秀学习者探讨和以 Richards 为代表的外语学能探讨。Rubin(1975)在 TESOL Quarterly 发表了题为“优秀学习者能教给我们什么”一文,她在文中罗列出了优秀语言学习者的七条学习策略。20 世纪 80 年代,学习策略的探讨开始逐渐丰富起来,Stern、Chamot、Rubin、Oxford 等人纷纷加入探讨行列,但他们在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上还存在分歧。由于分类标准和角度的不同,导致探讨结果的异同很大。获得认可较多的有三种分类:O’Malley 和 Chamot(1990)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Stern(1983)认为,策略最好用于泛指语言学习者采用的措施的一半趋势或者整体特点和技巧用于描述可视行为的具体形式。Chamot(1987)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采取的技巧、措施或者是刻意的行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易于回忆语言的形式以及内容。得到广泛认可的定义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取的规则、技巧、措施以及其调控措施的总和。Lambert 认为,学习策略包括提问、计划、调控、审核、矫正、自检六个要素;瑟洛认为,学习策略由基本策略和辅助策略组成。温斯坦认为学习策略是由认知加工策略、辅助性策略、积极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组成的。麦克卡认为,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总之,从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习策略的分类中可以看出,学习策略都是从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提出来的,既包含了信息加工成分,又包含了作用信息加工过程的成分,还包含了对加工工具的监控管理成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