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二语写作的输入和输出理论
Krashen的二语习得体系中的核心理论在“输入假设”,Krashen (1981 : 22-25)认为语言习得的产生必须要有“可理解的输入”,要实现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必须要输入稍高于其现有语言水平的语言内容。这一假设他用“i/r’来表示。“i/r’代表语码输入的最佳输入量,其中,i是指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1为略高于i的语言水平。他认为,只有学习者输入最适当的语言材料量,才能获得最佳的二语习得效果。输入假设认为“可理解的输入”必须要是学习者能够理解的语码,对学习者而言应当具有趣味性和关联性,同时必须达到足够的输入量。要在学习者内部构成一个新的语言体系,几次的输入显然不够,而要数十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目的语材料输入。李晓英(2017:31)指出Krashen的语码输入理论受到当时处于重要地位的二语习得中的语言习得装置理论的作用,并且用这个习得装置来说明二语习得的过程:即语码输入首先必须被吸收,然后才能转换成语码输出。这一理论关于近几十年的外语教学和探讨有极大作用,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过程指导等各方面都深受作用。孟坤(2017:1997)指出我国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语言的准确性,英语毕业论文,这严重作用了学习者使用二语的流利程度,而Krashen把语言习得的重点放在大量输入目的语上,这一观点值得我们借鉴。但Krashen的输入假设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该理论认为语言输入在二语习得中占有关键性地位,是决定学习者能否掌握目的语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说法完全否认了输入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他认为在语言行为中诸如阅读、听等输入工作能够有效作为有效语码被学习者输入,并促进学习者语言的生成。而诸如说、写作等输出活动并不能起到有效促进语言的影响。戴炜栋等(2017:3-6)指出Krashen的二语习得体系并没有详细阐明二语习得加工器的构架和过程中的推理机制,而且Krashen在该体系中主要以自己的经验和直觉为主。
…………
第三章探讨设计......... 13
第一节探讨目的 .........13
第二节探讨学生对象......... 15
第三节探讨措施 .........16
第四章数据略论与讨论......... 17
第一节探讨数据略论......... 19
第二节探讨结果讨论......... 33
第五章探讨结论与建议......... 35
第四章数据略论与讨论
第一节探讨数据略论
本次向全班106个学生布置4篇写作,其中描写自己的写作收回92,描写同学的写作收回92,描写家庭的写作收回85篇,描写学校的写作收回85篇。排除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