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英语口语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教学大纲》也规定了非英语系本科生说的能力,要求“基础阶段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对话,能就各种熟悉的话题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思想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可见,对非英语专科本科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口语方面的课程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口语评价体系,从而使口语评价能够对口语教学产生良好的反拨影响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二、大学英语口语评价的近况和问题
首先,从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上来看,当前全国大多高校大学英语课分为精读课和听说课,精读课以讲解课文句型结构等语法为重点,适当进行与所学话题相关的口语练习,但针对性不强,主要还是在于锻炼学生们的读写译能力; 听说课虽然以听力的提高带动说,可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语音室条件和授课实践等因素制约,加上口语在四六级考试中不做考察使得大部分学生只重视练习听力,因此这门课基本上成了“听力课”,口语得不到有效训练。大学英语的教学缺乏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课程和专门的口语教材,口语活动只能局限于精读课与听说课之中,学生们的口语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其次,现有的大学英语口语评价基本综合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但形成性评价主要体现为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就所学内容参与数次课堂口语活动而后教师根据学生表现为其打分,缺乏系统性,无法体现被评价者的进步性; 而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期末的大规模口语考试进行,存在着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测试内容或范围提前公开,作用了口语测试的效度。许多高校为了使学生重视口语并认真复习准备,同时在大规模口语测试中节省时间,会提前告知学生口语测试的内容和范围,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而集中复习甚至机械背诵,作用了考试的效度。而考试一旦结束,又把口语的练习忽略了。第二,考试的形式问题单一,试题设计随意。英语口语考试大致有间接口试、直接口试和半直接口语三种形式,各有利弊。当前高校主要采用的直接口试,英语毕业论文,有利于考官和考生面对面的交流,但考官的主观因素对考试结果作用过大,而且非英语系考生众多、监考老师有限的近况使得组织一次大规模口语考试对监考老师成为一次极大的挑战,学生在等待口语考试的过程中既耗费时间又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结果每次考试都劳民伤财,学生和老师都有抱怨。考试的题型多以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为主,缺乏系统性,无法有效检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第三,考官评分标准不一,作用了考试的信度。口语考试是主观性考试,评分在很大程度上受考官的作用,如果考官不能正确评分,考试就失去了信度。然而,在高校期末口语测试中,考官通常由任课教师担任,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考官在测试前并没有接受相关的正规培训,对评分标准及体系缺乏深入的了解,加之监考任务繁重,很多老师疲于完成监考任务,这些都势必会作用到口语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口语的重要性有待提高,口语的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这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必须要提升口语教学改革的意识,坚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否则,我们的学生将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笔者围绕口语评价的近况及问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我校 2017 级和 2017 级 500 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证实了大学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确实有待改革和完善。( 一) 改革课程设置,使口语教学模块化高校亟需改变课程设置,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设置专门的口语课,突出口语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口语培训。学校应根据本校定位和学生结构特点,制定适合本校的指导性教学大纲,明确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笔者根据对本校口语教学和测试的情况调查,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建议将口语教学模块化,提高口语教学的针对性。具体而言,可以分为英语语音基础模块、英美文化熏陶模块、交际技能训练模块和口语展示措施模块,将这四大模块分布在大学英语四个学期的口语教学中,使之具有连续性和系统化。( 二) 改革形成性评价措施,使评价多元化改革后的评价方式应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沟通协商,鼓励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展开互动与合作,可使学生由被动评价的客体变成积极评价的主体,教师由评价的决策者变成评价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效果、策略进行回顾和反思,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该就学生口语任务完成的情况提出具体的评论,就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解释并进一步提出建议,这样的反馈对学生的指导意义最大,有利于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找到自我提高的途径和措施。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大型语言实验室实现人机互动,课堂讨论和小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通过人机对话功能记录在机器中,学生在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录音汇报时应该包括小组成员完成作业的具体情况,学生的自评分数和组员之间的互评分数,以便教师进行阶段性评价。由于学生们在平时常进行人机对话的训练,这样他们在今后机助口语测试时就不会太紧张,有利于在口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 灵活选择考试形式,丰富测试内容针对现有的期末一次性口语考试所暴露的问题,笔者建议可以将直接口试和半直接口试即机助口语测试相结合,以缓解校内大规模直接口试的压力,根据考试内容需要选择适当的考试形式,使考试安排更为合理,从而提高考试的效度。比如,在第一学期的以语音基础模块为主的口语教学中,就可以安排机助口语测试,而在第三学期以交际技能训练为主时,选择直接口试就更为合适。口语考试常用的测试形式主要有: 朗诵、复述故事、看图说话、回答问题、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辩论。我们在设计口语考试时,也应根据每个学期的教学重点,自由灵活地选用适当的口语测试形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试题丰富多样,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 四) 合理安排考官培训,实现考官标准化曾经就有专家指出“口试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考官的标准化”,考官的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以及对考试和评分的把握甚至考官在考试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作用到考生的发挥及考试的结果,因此对考官进行合理的相关培训是保证口语测试信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官应熟悉口语测试的内容,考官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担的测试任务,英语论文范文,熟悉并深入理解评分表标准,在测试过程中,统一评分标准并严格执行,尽量克服口语测试中的主观性,对考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履行好考官的职责。除了在考前培训考官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学校可以挑选一批业务能力强、熟悉口语教学与测试的老师成立口语教学与测试团队,长期负责口语测试评分工作,这样的做法可以大大降低不同考官评分的偏差,最大程度地实现“考官标准化”。
四、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