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批判性思维”其英文表达为“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源于希腊语,从希腊语的角度来略论:“critical”有两个词根“kritikos ”和“kriterion ”。“ kxitikos ”汉语解释为提出问题、理解事物的真实意义、有略论能力。而“kriterion”就是指某种标准形式。因此,我们可以把“critical”解释为按照某种标准的准则进行有识别能力的判断(武宏志,2017)。在我国《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里“批判” 一词的第一种解释是有序全面的剖析错误想法和言论行为;第二种解释为通过对思想行为的略论从而做出有识别能力的是非判断(张清源,1992)。从汉语词典对“批判” 一词的解释可以看出“批判”并非是对事物判断的全盘否定,而是持有质疑的观点,经过全面的略论,最终做出对事物的是非分辨。也有学者,如文秋芳将“critical thinking”翻译成思辨,通过对事物的略论之后,做出辨别的判断。国内外学者对于以上批判性思维的词义解释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认同。但是,由于学者们的探讨内容有所不同,他们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理解也持有自己的观点,因此会有各自不同的批判性思维定义。
2.1.1国外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早在20世纪30年代,杜威(Dewey)就提倡了反省思维,将其解释为对自己所提出的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依据其理论背景或者能推出的结论,进行主动的、持续的、认真的思考,从而形成了反省思维。自杜威的反省思维之后,学者们逐渐的提出了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Watson和Glaser (1980)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总结为三点:第一,对个人经验范围内的问题和事情持有认真考虑的态度倾向。第二,通过推理、抽象、概括的知识能够逻辑地判断证据的力度和可靠性。第三,运用以上提出的态度和知识的技能。恩尼斯(Robert Ennis)最先倡导在美国进行一场全面的批判性思维运动。在当时,恩尼斯(1991)将批判性思维解释为经过缜密的,合理的反思性思维之后,再决定采取怎样的行动或是决定应该相信什么。西格尔(Siegel, 1988)认为批判性思维的强弱是由推理决定的,根据所提出的证据,得出正确的推理结果,从而推动着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探讨设计................. 22-25
3.1 探讨问题................ 22
3.2 探讨对象 ................22
3.3 探讨工具................ 22-24
3.4 探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