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与高职商务英语系的对接策略 摘 要:工学交替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亦是高职教育改革迎合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英语论文在实际的高职教育中,实现工学交替和专业课程的顺利对接还还存在着诸多的难点和问题。本文以高职商务英语系为例对对接问题进行了初步研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商务英语;工学交替;对接策略 商务英语系的设立,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更加明确和细化。从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基本目标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教学准则,到2017年又颁布《对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给出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具体教学模式,不但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系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训练交替”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建立学校与公司、知识与实践之间亲密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何实现工学交替与具体专业之间的对接还缺乏相应的基础实践,因此,本文立足于高职商务英语系,对工学交替与专业课程的对接进行了初步研讨。 一、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简介 工学结合最早的雏形为1903年英国桑得兰德学院(Sundert and Technical College)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1906年由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院长赫尔曼 施奈德(Herman Schneider)正式以“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为名提出,因此,英语毕业论文,他也被视为工学合作教学模式的创始人。 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合作教育宣言》(Cooperative Education: A Manifesto),并首次将其定义为“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成立,成员国多大40多个国家,总部设在美国工学交替规模最大的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旨在通过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跨国安排学生的工作实践,以达到教育国际化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2017年协会理事会决定将合作教育改称为Work-integrated Learning,我们称之为“工学交替”。由此可见,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是工学结合的发展和延伸,是指把在校专业学习和工作岗位生产交替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即把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分解为在校学习和在职工作两个过程并交替进行,从而通过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实践有机结合实现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产学结合、联合育人的教学效果。 通过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中的工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们找出或发现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留学生论文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及时弥补,从而大大缩短从校园到社会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素养的双重转型,真正实现毕业到就业的“无缝对接”和顺利过渡。应用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则是指根据公司岗位的实际需求安排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语言技能训练项目,将专业语言知识实践融于工学交替实习的过程。工学交替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应用技能,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规划、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现代公司所要求的文化素养,从而实现综合素质和自身价值的全面提升。 二、工学交替与高职商务英语系的对接策略 (一)大力开发接纳商务英语人才的对口公司。 高职商务英语与加工制造类、服务类、技术类等专业不同,缺乏自身的行业和产业背景。虽然很多单位需要商务英语人才,但是需求数量有限,而且要求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开发接纳商务英语人才的对口公司,重点开发同一行业或者类似行业的公司群,而非单个公司。唯有找到足够容纳学生数量的对口公司,高职商务英语系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 (二)增强高职商务英语系的培养优势。 只有使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系具备充足的师资力量、完备的教学设施、科学的教材编排和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培养出专业拓展能力和综合素质兼备的优秀商务英语人才,从而达到满足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和得到对口公司认可的双重效果。公司人才需求的满足和认可势必会带来公司对高职商务英语系的关注,从而为高职商务英语系工学交替的实施与专业对接带来契机。一方面,要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去公司挂职锻炼,知公司之所需,英语毕业论文,急公司之所急,并付诸于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等实际行动中去。另外,还可以从对口公司或意向用人单位外聘高级商务经理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对商务英语系学生进行实际的工作或实习指导。另一方面,要大力改革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课程设置和教材编排最好由学校和公司联合定制或开发,以便在教学内容、计划、安排、方式、时间上皆能满足公司岗位所需,使工学交替模式下“学校”和“公司”两个平台之间的合作和谐而高效。 (三)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不但是高职商务英语系实施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使工学交替和专业对接的重要场合。校内实训基地虽然是模拟的、半真实的,但是也要严格按照现代公司的实际设计和布置,务必要使学生能够产生等同于身处公司环境的工作体验。校外实训基地则是真实的、/留学生论文以校外公司为依托的训练基地,是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与公司合作建立起来的。最常见的、且较为适合高职商务英语系的形式就是让学生直接进入公司,将公司作为实训和工作的场所,去切身体验公司的文化氛围、实践自身语言技能。结论:综上所述,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商务英语系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而实现高职商务英语系工学交替与专业的无缝对接,则是满足行业和公司对高级高职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教育部.对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7. [3]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探讨,20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