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商务英语是一种新型复合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国际接轨所做出的学科创新。近20 多年以来,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复合型人才。然而,商务英语理论探讨的滞后性大大制约了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当前,商务英语已被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为本科招生新专业,它的学科性质、专业结构、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复合型特点等问题,亟待从理论上做出定性探讨。 商务英语教学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出了大批市场急需的人才。实践证明,商务英语对那种“专强外弱” (专业强外语弱)、以及“外强专弱” (外语强专业弱)的专业结构作了有效的补偿和整合,是一条培养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国际化人才的可行之路。2017年,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终于得到了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这意味着一个商务英语理论探讨时期即将来临。本文拟从学科创新的角度,对商务英语系的定位和发展作些粗浅研讨,以求对商务英语的基础理论探讨尽绵薄之力。 一、商务英语的起源与发展 (一)“行话”与商务英语 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的几个世纪里,社会劳动分工和科学技术领域不断细化。行业的分化逐渐出现了“行话”。所谓行话, 《现代汉语词典》 (1994)定义为“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并特别注明“一般人不大理解”。在过去通讯、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各行各业都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而且其规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行话不可能得到广泛普及。语言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jargon (难懂的话)。工业革命以后,英语逐渐成了国际间通商的共同语言。尤其是20世纪中后期,英语论文,随着美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英语作为国际商贸通用语的地位更加得以巩固,有人甚至把这种英语喻为“赚钱的语言”。20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彻底打破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格局。在中国, 下海经商、全民炒股、引进外资、自主创业等热潮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商业意识。入世后的中国需要与世界经济接轨,对国际型人才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那种只懂英语不懂专业,或只懂专业不精英语的人才已不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商务英语作为一种英语与专业相复合的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由此而诞生。 (二)国际化人才的标准与培养模式 何谓国际化人才呢?理论界对国际化人才有硬标准和软标准之分。所谓硬标准涉及三个方面: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能力、专业知识;软标准包括: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市场开拓意识与创新能力、国际视野、个人魅力、人际交往能力等[1]。美国对国际型管理人才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的界定是:具有多方面跨行业经验,有管理技能,有交际能力,有文化敏感度和适应能力,有团队建设能力,深谙谈判技巧,体魄健壮,思想成熟,精通电脑,有远见,善变化,会用人等[2]。 不难看出,国际化人才既要精通专业,又要精通外语;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专业技能;既能独挡一面,又具有团队精神。 然而,英语论文网站,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外长专短,”或“专长外短”的片面性。要培养“外长专长”的国际型人才,就要打破原有的教育模式,把英语系与商科专业作科学而合理的整合,使其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增值效应(synergy effect )。从而形成一种培养适合市场需求人才的新的教育模式。 (三) 商务英语的三个发展阶段商务英语从出现、发展、到作为正式学科获得批准,经历了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 )的浪潮,大量外商涌入中国,直接导致了我国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外语热。然而不久人们便发现,计划经济时期那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原因在于传统的英语系是以语言文学为中心的,英语被当作专业,而不是当作工具。虽然设计也很完善,但缺乏市场所需要的那些经济、商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传统的商科教学则把英语当作公共课。 “公共课”就意味着是一门无足轻重的课程。多数人的英语达不到流利交际水平。媒体常把这种现象喻为“一壶永远煮不开的水”。人们开始认识到教育与需求的脱节。于是,出现了两种对策:第一,对传统的英语教学计划稍作修改,加入个别商贸类课程,其中以外贸函电为多;第二,改造教材,给教材注入商贸方面的内容。这一时期人们对商务英语的认识很不一致,称谓也不一样,有的叫外贸英语或经贸英语,有的叫科技英语,有的叫商务英语,甚至还有的叫运用英语等。少数学校建立了相联系科,如:经贸系、运用英语专业等。 (2)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开办商务英语系的学校越来越多,规模也逐年加大。商务英语系在招生和就业方面都凸现出明显优势。于是,1995年以几所商务英语办得比较出色的大学为龙头,成立了全国商务英语协会。该协会每年举办一次商务英语研究会,给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行内专家提供了发表论文、研讨学科发展的好机会。从此,商务英语的理论探讨明显增多了。1999年林添湖先生主编的《国际商务英语探讨在中国》以及2017年贺川生、肖云南主编的《商务英语理论与实践》等作品都是在该学会所组织的年会论文基础上出版的。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商务英语教材,可见商务英语进入了它的发展期。这一时期商务英语的特点是:教师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型的发展态势。从国外学习归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来的一大批经济、管理、贸易等专业的“海归”派加入了商务英语的教师队伍。商务英语的概念趋于统一,教学模式也呈现出全英复合模式。大量的进口原文版教材也给全英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一阶段的学科性质已产生了英语商务化或商务英语化的倾向,即,以英语为工具,用英语讲授商科类课程的教学特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全英教学或双语教学。 (3)成熟阶段 商务英语的前两个时期都没有明确的专业名称。大多商务英语系的学生都沿用“英语文学”的学历。2017年,随着国家教育部对商务英语系的正式批复,标志着商务英语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成熟时期。这一批复不仅结束了多少年来学术界对商务英语的争论和质疑,同时也使这一“夹缝生存”的热门专业有了合法的学科地位。商务英语是学科创新的结果。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就必须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大胆进行学科创新。这才符合我国教育方针的宗旨。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新的时代正在来临。谁占领了创新谁就能控制全球。国家对商务英语系的批复,既肯定了商务英语实践的正确性,又表明国家对学术创新的倡导与支持。 (四)商务英语系模式特点略论 复合型专业犹如公司合并。公司要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要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经常采取收购、兼并、合资、联盟等战略方法,以图迅速产生整合增值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商务英语也正是采用了公司战略管理的这种兼并整合的增值理念,把商科类专业与英语系进行复合整编的战略方法。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面对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为了快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人才所做出的学术创新。在2017年6月举办的以“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圆桌会议上,与会专家们指出,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太快,大学的学科建设应跟上,即:学科要创新。当今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创新的突出表现就是进行学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科交叉。商务英语系正是这样一种学科交叉的结果。这种复合可谓是取长补短,既弥补了传统英语系 “长英短专”的缺陷,同时又填补了其它商科专业“专长英拙”的劣势。 概括而言,商务英语系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