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英汉习语中的动物词语作了系统的略论和对比 ,发现用动物设喻来比拟人物的品质特征是英汉习语的一种共有现象。受两种文化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的作用 ,动物词语中喻体与喻义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对应及非对应联系。揭示出汉英两种语系在动物喻体的选择上存在的规律。
由于人类自身有共同之处 ,同时又共享一个大自然 ,具有相似的认知经验 ,因此 ,各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共性。但是 ,又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小环境不尽相同 ,如具有各不相同的社会制度、 地理位置、物质生产、 历史文化、 宗教礼俗等 ,各民族的文化又具有个性 ,即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异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各民族的文化异同必定反映到语言之中。习语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 生活、 运动等过程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 具有完整独特意义的语言形式 ,它包括成语、 谚语、 俚语等 ,是经过时间的锤炼而沉淀下来的短语和词组 ,堪称 “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语言与文化联系密切的最典型的表现”,[1 ]不仅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而且通过它还能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由于人类和动物联系密切 ,人类在长期对动物进行观察、 驯化及使用过程中 ,了解并掌握了许多动物的生活规律和习性 ,进而创造出许多以动物为喻体的生动活泼、 耐人寻味的比喻 ,以表示人物的某些品质特征 ,这是语言间的一种普遍现象。但由于这些比喻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有很大区别 ,所以借用哪种动物来指喻人物的哪种品质特征 ,在各种语言中是不尽相同的。鉴于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包含了丰富的动物词语 , “而一个民族的语用心理往往在含有动物的表达方式里表现得最为明显” 。 [2 ]本文拟从英汉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角度出发 ,对英汉习语中动物词语进行系统的对比略论 ,以揭示两种语言中动物喻体的选择以及动物词语的互译中存在的某种规律。 一.由于人类社会存在着大同 ,所以尽管英汉民族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 ,英汉语言中一些含有动物词语的习语却表现出相似的文化特征。这些习语不但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表现相同的文化形象 ,而且无论从字面上还是从内涵上都表达相同的意义。表现在动物词语中 , 则是同一动物形象在英汉语言中 ,具有相似的联想意义 ,表达相同的感情色彩 ,即 “形同意似” 。在中西文化中 ,联想相似的动物有:云雀/百灵鸟 — — — 快乐的象征 ( as happy as a lark) ;狐狸— — — 狡猾的象征(as cunning/ sly as a fox) ;猪 — — — 肥胖的象征 ( as fat as a pig) ;驴 — — — 愚笨的象征 ( asstupid as an ass) ;蜜蜂 — — — 忙碌的象征(as busy as abee) ;猴 — — — 顽皮的象征(as naughty as a monkey) ;鹦鹉— — — 学舌的象征(to parrot what other people say)等等。关于喻体和喻义完全对应的动物词语 ,在英汉互译中完全可以保留喻体 ,并用直译的手法。例如 ,浑水摸鱼(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拿某人当猴耍(tomake a monkey out of s omebody) ;老鼠过街 ,人人喊打(A rat crossing the street is chased by all) 。这种既形似又意似的比喻属文化重合现象。由于习语受文化的制约 ,上述现象在英汉习语中毕竟只占少数 ,更多的是两种语言中 ,喻体和喻义呈部分对应、 不对应、 矛盾乃至空缺的现象。 二.由于英汉民族不尽相同的审美观念、 生活经验中又存在着某种相似之处 ,故而可以赋予不同的动物以相似的联想意义 ,于是动物词语中就出现了 “形不同” 却 “意相似” 的现象。其中首推英语中的 “lion”和汉语中的 “虎” 。在英语国家 , “lion” 是百兽之王 ,是威武雄壮的象征 ,有as regal as a lion , as majestic asa lion的比喻。12世纪后期英王查理一世勇武大胆而被称为lion - hearted (狮心查理) 。 [3 ]而在汉民族中引起同样联想的不是狮子而是 “虎” (tiger) 。习语中有 “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大王”,又有 “虎将” “虎劲”“虎威” “虎头虎脑” 等比喻。其次 ,汉语中的牛和英语中的 “horse” (马)也成对应。由于中国人常用牛来耕地 ,古代中国人喜欢用牛来设喻 ,如 “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或 “强壮如牛” 等;而英国人则相应地说 “to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这是因为他们早期用马耕地。于是汉语中的牛在英语中变成了马。此外 ,常见的英汉内涵意义一致的动物还有汉语中的鸡和英语中的 “g oose” (鹅) 。如中文习惯说“鸡皮疙瘩” 、 “杀鸡取卵”,而英语中却是“g oose2flesh”, “to kill the g oose that lays the g olden eggs” 。关于这种 “意似形不同” 的动物词语 ,翻译中一般可采取转译手法 ,即用译语中内涵意义一致的动物词语来代替源语。例如:a lion in the way/ path (拦路虎) ;adonkey in a lion’ s hide (狐假虎威) ;a drowned rat (落汤鸡) ;a rat in a hole (瓮中之鳖) ;as timid as a hare (胆小如鼠) ;a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neither fish nor fowl(非驴非马)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热锅上的蚂蚁) ;to talk horse (吹牛) ;to 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 (赶鸭子上架) ;One should not twist the lion’ s tail . (老虎屁股摸不得)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a lion. (宁为鸡头 ,勿为牛尾) ;Y ou can take a horse tothe water but y ou cannot make him drink. (牛不喝水强按头) 。 三.习语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即古典文学、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等有着渊源的联系。同一种动物在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可以产生完全不同或相互矛盾的联想意义 ,即 “形似意不似” 。古典文学作用动物词语的内涵意义的经典代表是汉语的 “蟋蟀” 和英语的 “cricket” (蟋蟀) 。传统汉文化中 “蟋蟀” 是 “忧伤、 凄凉” 的象征。早在 《诗经》 中 ,蟋蟀的叫声就被作为农夫岁末困顿生活的映衬 ,如 《七月幽风》 。此后 ,蟋蟀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其凄苦、 悲凉的形象出现在汉文学中。而英美文学中“crickets” 大多给人带来安静舒适甚至幸福之感。其来源可追溯到莎士比亚在 《亨利四世》 中所用的比喻“as merry as crickets” (像蟋蟀一样快乐) ,这一截然不同的联想对中国人来说显然很难接受。 [4 ]此外 , “龙”和 “drag on” 在中西方文化中所蕴涵的宗教信息也不同。在中国人心目中 , “龙” 是一种神异的动物 ,具有“神圣、 高贵、 珍异、 吉祥、 民族精神” 的象征。在封建社会 ,皇帝被尊为 “真龙天子”,其子孙被称为 “龙子龙孙” 。在一定意义上 , “龙” 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 ,是我国文化的 “特产”,是一种文化个性 ,[5 ]所以中国人常常把自己喻为 “龙的传人”,汉语中也多有 “望子成龙” “龙凤呈祥” “生龙活虎” “龙腾虎跃” 等褒义表达法。而英语中的 “drag on”指的是 “长有双翅、 会喷火的怪兽”,与 “凶暴” 关系在一起 ,而它的喻义则是“凶恶的人”,而且尤指妇女 ,[6 ]这与 “龙” 的喻义可谓相去,英语论文网站,英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