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商务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在质和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的专业定位不明,作用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商务英语的专业应定位于独立的学科,采用全英双专业的培养模式来培养商务英语系人才。现阶段应坚持以英语为本、采用双语教学,通过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来开展商务英语系的学科建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很多财经院校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系。但是当前各院校商务英语系的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作用了商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规格。由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都和专业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略论和研讨,不仅对该学科的建设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目前的教学实践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商务英语的专业定位关于商务英语的界定,一直都是外语界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狭义的认为“它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王兴孙就曾把商务英语表述为商务环境中运用的英语,即为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运用的专门用途英语。[1]从这种意义而言,商务英语被看作英语的一种运用变体,也就是商务英语是英语语言的一个分支。另一种观点则宽泛的认为“凡是对外贸易活动中使用的英语都可以涵盖在商务英语中”。[2]从这种意义上讲,英语被看作是商务活动的媒介,是英语的社会功能的体现。据此,商务英语到底应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还是作为英语系的一个方向?学校培养的是懂商务的英语人才还是懂英语的商务人才?我们需要有商科背景的英语教师还是具有英语功底的商科教师?这些问题是商务英语学科建设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商务英语应属于运用语言学的探讨范围,该观点认为,商务英语是一门运用型的边缘交叉学科。它以语言学与运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涉及多门类学科,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社会功能变体;它也作为了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容除语言文学外,还涉及经济、贸易、财会、管理、法学和文化等诸多人文性较强的学科领域。既然商务英语界定为一门学科,那么英语应作为国际商务的沟通桥梁影响,学校培养的就应该是懂英语的商务人才而不是懂商务的英语人才。[3]但事实上,财经类院校的商务英语只是单纯的把英语和商务相加,换言之,他们关于商务英语的界定不是基于学科上的,只是作为英语本科专业中的一个方向,隶属于英语系;同时英语和商务的简单相加,弱化了英语作为专门用途的方面,培养的是懂商务的英语人才,形成了“英语商务”的局面,而不是“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究其本质,是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以语言为载体,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各种商务交际活动的能力。因此,它不应该是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的简单相加,它的学科交叉性和复合型,决定了它在高校英语系中应有的地位,同时也决定了它可以做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学科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2017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了本科商务英语系,商务英语系如何建设和发展成了时代新课题。 二、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系的近况略论财经类院校的英语系因受其专业学科特色的限制,受重视程度远不如财会、金融以及经济等学科。因此,英语系不论是在师资配备,还是硬件设施上,与其他学科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商务英语只是英语系中设置的一个方向。因此,前两年的课程设置同纯英语方向的一样,只是在高年级的时候适当增加几门跟商务有关的课程。一般来说,各高校商务英语系的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一是在传统的英语课程中附加少量的非系统性的商务知识,如广告英语,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二是在英语系的语言运用课程和文化课程之外开设一系列商务英语课程,如进出口贸易英语、市场营销英语、涉外财务英语、国际金融英语等;三是在英语系课程之外单列出汉语的商务课程;四是全英双专业授课,为了增加商科课程的系统性和深度,开出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或者是工商管理,或者是国际金融等,而不是笼统地商务课程,师资是能够使用英语操作的商科专业教师,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商科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4]如果把商务英语做为英语系的一个方向,培养模式基本倾向第一种和第三种;把商务英语仅仅只狭义的定位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培养模式倾向第二种,而真正把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培养模式倾向于第四种。具体而言,笔者所任教的广西财经学院就属于第三种,而笔者所走访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采用的第四种培养模式。从两所高校的对比来看,财经学院的商务英语的定位还未明确,与其他方向(文秘、翻译)区别不大,大部分的课程也是侧重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虽然从大学三年级开始,课程设置稍微逐步出现了变化,即为了体现其商务的特点,学校相应开设了一些商务课程,如外贸函电、国际市场营销、对外贸易概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等,但由于师资的限制,这些课程只能和国贸系合作,即由国贸系的老师汉语授课,导致在这种模式培养下的学生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们对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而国贸系的老师大多无视或者夸大这个现象,要么教的东西过于深奥,要么就过于简单;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接受的是汉语的国贸知识,无法体现商务英语的优势,而长时间接触汉语的东西,使得英语基本的能力也有所退步。总之,把商务英语定位于英语中的一个方向,就造成了商务的隶属地位,而无法体现把英语作为商务交流的工具影响,而且容易造成英语和商务的脱节局面,根本无法发挥商务英语的专业性优势。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已经把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细化为英语(国际商务管理)系、国际经贸英语专业、英语(国际经济法)系、国际商务系等。所有的商务课程基本采用的是国外原版教材或者是自编教材,教师也基本具备双专业授课的水平。因此,老师能够充分从学生具体实际情况入手,而学生既训练了英语水平,又实现了英语作为工具的功能,能掌握基本的国际的商务方面的知识,达到了本科阶段培养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和商务学习的有机结合,从而也能有效的达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均衡性,这也应该作为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的发展走向。 三、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系建设的对策建议根据商务英语的定位以及对商务英语的市场需求,商务英语应该为社会培养的是懂英语的商务人才。笔者认为财经类的院校的商务英语系亟待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英语和商务知识的脱节。商务英语要想求得发展,需把商务英语定位为一门独立学科,按照学科建设的要求来发展商务英语,把英语当作媒介,实现英语和商务的有机融合。据此,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1、采用双语教学,实现语言训练和商务知识的有机结合根据商务英语系的交叉性和复合性的特点,笔者认为用英语开设经济、管理、贸易、商务理论和实务课程是真正实现英语作为工具服务于商务领域的最好途径。尽管财经类院校的特色专业本身就包含了经济贸易这类课程,但是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使商科的课程设置顺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就不仅是聘请国贸系的老师来给外语系的学生上汉语商务课程这么简单。因此,关于商务英语系,双语教学势在必行,不论是对国贸系的学生还是对外语系商务方向的学生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 2、坚持以英语为本,培养懂英语的商务人才商务英语的开设不应该只是为了使英语系多样化,增强其市场竞争性,而应该本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准则。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才是商务英语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商务英语系建设一定要坚持以英语为本的准则。[2]虽然财经类院校有现成的汉语商科教材,但是笔者认为全英教材应该占50%-90%,不同院校可以在这个范围内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师资料适当增减,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来略论商务案例,逐步提高。 3、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如前所述,商务英语系现阶段要克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避免英语和商务的脱节。财经类院校的优势就是不乏商贸专业知识过硬的专家,因此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打破外语系老师只满足于英语功底过硬的局面,丰富其商贸专业知识。有关主管部门也可以加大倾斜力度培养这类青年商务英语教师人才,才能尽快改善商务英语的专业近况,更好地培养国际商务人才。[5]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英语与商务有机融合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等都需要充分的实践才能得其要领。单纯依赖课堂上老师的理论灌输远远不够,而且也不能,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