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介绍一些最常见的中、英文不同的习惯用语,例如中、英文称谓的不同。中国人在交往时,特别重视社会地位,讲究上下尊卑的礼貌习惯,所以在中国商业交往中,“王厂长”,“刘经理”这样的称谓很常见,但讲求独立平等的美国商业人士一般以“Mr.+姓名”的方式称呼对方,在他们看来,“CEO Wang”,“Man-ager Liu”这样的称谓语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把中国式的称谓用在英语中,或按照字面翻译称谓是不可取的。许多学生都会在英语课堂上犯一种语言错误。当教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学生会受母语作用而齐声说:“Good morning,teacher!”教师应当告诉学生,“teacher”这个词在英语里不能作为称呼语用,这个句子应改为“Good morning,Mr.Brown/Ms.Wang/Miss Smith”等。否则,这一表达则是地道的“chinglish(汉语式英语)”,让人贻笑大方了。 (四)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非语言交流包含的信息往往比语言更直接,交流中,两者是相互补充、密切关系的。非语言交际的形成是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而要学习并掌握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存在着的内涵异同的交际,并恰当得体地应用它,外语学习者必须首先了解作为它的文化背景中的规范和俗约,这是准确理解和使用非语言交际的各种表现形式,消除文化冲突提高交际能力的必由之路。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包括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不同文化的身体语言有很大差别。如果在交流中使用了不恰当的身体语言,就会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例如,一个英国人与一个阿拉伯人站在一起谈话,你会发现他们之间的有趣现象。阿拉伯人会将身体靠近对方,而英国人会有意保持与对方的距离。其结果就是,两人在交流一段时间后,会站在距离原先位置至少几十厘米之处。同时,谈话双方都会感到不自在,从而作用交际效果。这就是由于不同文化中对空间的不同观念而引发的误解。不同的手势语也会引起文化冲突。在一个激烈的商务谈判结束后,来自美国的主谈代表会因谈判中的成功表现而情不自禁的用食指和拇指做出一个“OK”的手势。他这个不经意的手势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看来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关于来自法国南部的谈判代表来说,这个手势代表的含义是刚才的谈判毫无实际意义,日本代表会认为这是要求送礼,而关于巴西的谈判代表来说这个手势具有侮辱性的含义。 三、培养商务英语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策略 从以上略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还很缺乏,而文化意识的强弱,文化素养的高低又在商务活动中起着极端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大培养学生社会文化能力。 (一)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学生用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英语学习中,培养英语思维模式常被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准则而被倡导。但究竟什么才属于英语思维模式,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英语思维模式即以英语文化来思考,英语之语法特点及文化作用渗透于其中,英语论文,语言要地道,不是洋径浜。举例来说,在表达“你是我最不想见的一个人”这一意思时,如果说成“You are the person I do not want to see most”则是中国式英语;如果说成“You are the person Ihate to see most”仅是基本达意的可接受的英语。地道的英语则是“You are the last person I wantto see。”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语气含蓄委婉,达到礼貌、得体的影响,实为英语修辞格“understate-ment(低调陈述)”的应用。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听地道的商务英语,使用典型英美教材,注重提示,讲明原因,积极模仿。如剑桥商务英语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