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地位》[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文化交流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地位》
Abstrac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end makes English become the majority of adult students and learning focus. Research o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perspective, focusing on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two aspects of a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illustrates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guide the awaren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n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摘要: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商务英语成为广大成人与在校学生学习的热点。本文从探讨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着重从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两方面大量举例,说明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该导入跨文化交际意识,并以此阐述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

一、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已成为各国共识。跨文化的政治、经济、外交、商品、人员交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频繁。以中国为例,近20多年来,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成功。201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中国的涉外商务活动发展迅速,使越来越多的成人和学生选择学习商务英语课程,因为商务英语已成为进人跨国企业工作或从事国际经贸交流活动的必备技能和基础。商务英语几乎成为各种层次教学,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热门课程。
我们发现,目前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知识”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的教学内容是否足以培养能够成功从事跨国商务活动的必备能力呢?这里要谈到跨国商务活动的实质问题。从客观现实来看,跨国的商务活动,无论是跨国企业的管理还是跨国进行的营销,英语论文范文,从表面看是跨国经济活动,从实质看是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合作与交流,因此跨文化人际交流的成败将决定跨文化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英语/商务知识”的单一模式往往使学生误认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够进行跨国商务活动,造成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由此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对商业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效的交际是跨文化商业活动的出发点。
以人类学的观点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交际行为意义的解释是由文化决定的。交际所遵循的情景适应规则完全会因文化而异。不同文化的情景,甚至相同或相类似的情景完全会要求不同的交际方式、不同的交际风格或不同的交际目标。正如W.B.Pearce所说: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学者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指出,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语言教育很大程度上应是文化教育。所以我们认为,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进行跨文化商业交际的能力,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需要导人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参与跨文化的商务活动,这一点对成人教育来说尤其重要。

二、导入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译码的过程,信息交流是一个编码和译码的心理活动。交际双方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共享同一语言系统还不够,交际双方对其它相关因素的理解和掌握也十分重要。作用交际的众多因素可分为宽泛的交际环境和具体的情景因素,前者包括价值观念、文化取向、社会结构、心理因素等,后者包括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联系、交际发生的场合、时间、话题等。商务交际是发生在具体商务情景中的交际,同时也受制于宽泛的交际环境,即文化的作用。就商务英语教学来说,我们主要选取若干较典型的商务交际行为,并从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两方面来举例略论。
(一)语言交流
1.称谓语:中国社会中,由于受到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的作用,人们交往时,特别重视社会地位,重形式,讲礼仪,而且讲究上下尊卑的礼貌习惯。所以在中国商业交往中,“刘经理”、“张厂长”、“王科长”这样的称谓语大家都习以为常。但在讲求“平等”、“独立”的美国人看来,“ManagerLiu”,“eEoehang”这样的称谓语是根本不存在的,商业界的人士一般都用“MR/姓名”的方式称呼对方。因此把中国式的称谓用到英语中,或按字面翻译成英语都是不可取的。
2.问候语:中国人见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喜欢嘘寒问暖,问对方“您一路辛苦了!您吃过饭了吗?”倘若美国人听到“Youmustbetired!HaVeyouhadyourdinner?”这样的问候语,会感到莫名其妙;如果他们听到中国人常常表示关心对方的问题:“Howoldareyou?Areyou married?”就会感到个人隐私受到了威胁,他们很难理解中国人这种希望借此与对方建立密切联系的方式。如果中国人把中国式的问候以英语的方式来表达,就犯了“语用迁移”的错误。
3.拒绝语:按照霍尔的语境理论,中国和日本属于高语境文化,而美国则是低语境文化。在谈判中,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一般不会直接说“不”,在商业界尤其如此。为了保持良好的客户联系,他们会以各种其它方式来表鑫徽比如“1havetothinkaboutit(我得想想)【itsoundsinteresting,buttheremaybe somediffieulties(听上去挺有趣,但可能有点难)”,“1needt。CheekwithmySuperiorS(我得和上司商量一下)”,“Iwilldomybest,butl eannotpromise(我会尽力的,但不能保证)”,“Thi,maytak。time(这需要时间)”等等。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不易理解这些语的微妙性,
他们会误认为对方已经同意,因此谈判往往会误入歧途。
(二)非语言交流
非语言交流包含的信息往往比语言更直接,在交流中,语言和非语言是相互补充、密切关系的。
1.面部表情:在东西方文化中,东方人比较含蓄,面部表情也不习惯过于直露;而西方人则较为直爽,喜怒哀乐较易表现在脸L。比如美国人认为微笑是一种积极态度的表示,而日本人在商业谈判中几乎很少微笑,只有谈判已近成功的尾声时才会展露笑容。日本人甚至会把随意的笑视为是不严肃甚至是嘲笑。再如眼神交流,美国人把直接的眼神接触视为诚实坦率的表示,闪移不定的眼神意味着不诚实和没礼貌,而日本人却认为不直视对方的眼神是表示尊重和谦逊。
2.身体姿态:身体姿态,包括手势在内,在不同文化中差别是如此之大,无意中做出的体语或手语,都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败。如我们大家熟知的oK手势,在美国表示“行、可以”,而在法国,这个手势的意思正相反,意味着没有价值的“零”,而在日本则代表“钱”。显然,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商业交际时,这个手势不可以滥用。又如见面时的体语,美国人可能会与对方拥抱,或拍对方的后背表示友好,中国人和H本人一般是难以接受这样的见面方式的。再如中国人喜欢翘二郎腿,而中东地区的人会认为这是极大的失礼行为,因为他们认为脚底是人身体最低的最肮脏的部分,向谈判对方露出脚底无异于贬低和侮辱对方。
3.空间与相互距离:个人空间的大小,英语论文题目,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约定俗成。与东方人交谈的西方人,常常会觉得个人空间被人侵。探讨者发现,美国人认为4一12英尺是在正式场合进行洽谈的合理距离,而亚洲和阿拉伯文化中则较少考虑私人空间问题,他们会认为越近的距离会使联系越亲近。因此美国人与日本人谈话,很可能在无意中被日本人的“紧追不舍”逼得节节后退,造成喜剧般的效果。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