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中如何避免因文化异同而带来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Abstract ] this paper to foreign tourism in the pragmatic failure for example, and in the light of these pragmatic failur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points out that in the teaching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should be the social tourism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should be concerned.
[摘 要]本文对涉外旅游中所出现的语用失误进行举例略论,且针对这些语用失误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指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应成为当前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所应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旅游英语;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行为语用失误;对策
一、前言 旅游是人们离开其常住环境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联系的总和。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旅游中的跨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异同,不少旅游专业学生由于缺乏文化异同意识,语用能力欠缺,作用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从跨文化角度来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而且需要对中西方异同有较深入的了解。具备较强的跨文化语用意识才能避免因文化异同而带来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其分类 近年来,跨文化语用失误这一课题引起了国内广大语言学家的重视。然而,国内绝大多数的探讨都是在英国语言学家 Jenny Thomas 的探讨成果之上进行的。Thomas(1983)指出,在外语学习中由于文化的异同会造成语用失误,包括:(1)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 (pragmalinguistic failure) ,指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2)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 ,指由于不了解或忽视会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异同而引起的语用失误。 然而,以上的定义仅仅关注了言语层面,而忽略了非言语层面,英语论文网站,是不够全面的。交际是由言语和非言语组成。据统计,通过言语传递的信息在整个语言文化交流的信息中所占的比例仅有 35%,而 65%是通过非言语传递的。因此,跨文化语用失误应该重新定义为“因为跨文化中交际双方因缺乏准确理解和有效语言使用能力而产生的关于话语或非语言信息的理解或表达失误”(李元胜,2017)。这一定义因涉及了言语层面和非言语层面的语用失误,而更加全面、具体。 根据以上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定义,跨文化语用失误应该分为三类:语用语言失误(pragma- linguistic failure)、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和行为语用失误(pragma-behavioralfailure)。前两者属于言语层面,后者属于非言语层面。
三、旅游英语中的语用失误略论 1.旅游英语中的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是指因语用者缺乏正确或恰当使用会话双方公用的语言的形式和语用功能来表达用意的能力而产生的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可由说话人使用了歧义词语,使听话人误解了说话人在特定条件下的话语意义而导致的。例如: — Would you please serve the chicken undressed? 请你上鸡时,别先浇汁,好吗? — No, I can’t. 不,不行。 — Why not? 为什么? —You areinChina,sir.这是在中国,先生。 此段对话发生在一位男性美国客人到饭店用餐时,他点了蜜汁鸡脯,要求上菜时不要把汁事先浇在鸡脯上,他要自己来浇。服务员只知道 undress 是“不穿衣服”的意思,于是便有了上述对话。语用语言失误还可由听话人误解了 说话人要表达的言外之意而导致。例如: — Oh, it reminds me of my Vesuvius tour last summer.哦,这使我想起了去年的维苏威火山之旅。 — Oh, you’ve travelled a lot.您游历真广啊! 此段对话发生在 8 月酷暑,因司机未事先启动空调导致车里闷热无比。上车时,游客中有人幽默地说:“Oh, it reminds me of my Vesuvius tour last summer.”导游听了只觉得说话人游历很广,未察觉到客人的话语里隐含了不满与请求:It’s too hot here. Is it possible that the driver started the air-conditioner a bit earlier?”(这里太热。司机是否可能早一点把空调打开?) 语用语言失误也会由外语学习者使用的目的语违反了外语本族语者的语言习惯而导致。例如:许多旅游城市为了突出“文明”程度,都在标示语中用了“文明”一词,比如把“文明街”译成“civilized Street”、“文明景点”译成“civilized spot”。但在英语中,civilize、civilization 主要指文化教养礼仪,其表示一种总称,如“文明国家”,一般不修饰街、区、景点、工程项目等。 同时,语用语言失误也会由外语学习者将母语的表达方式直接套在目的语上而导致。如用“How much is the price of XX?”来询问价格; 外国人表示感谢时,不少中国人回答道“it is my duty”。 2.旅游英语中的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指跨文化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异同出现的失误。 一种是由于文化观念和交际模式的套用而导致的社交语用失误。比如:在汉文化中,“老”是尊敬;而在西方“老”意味着衰竭无用,人们忌讳对别人说“老”字,特别是对年纪较大的人。在与游客的交往中,导游有时不免按照自己民族文化习惯向客人表示关切,因此难免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例如:导游在陪同一对老年美国夫妇游览观光一整天之后,将客人送回宾馆。客人邀请他去房间喝杯咖啡。导游谢绝道:“不打搅了。今天走了不少路,您们年纪这么大,一定很累了,早点休息吧。”可客人立即回答说:“We’re not tired at all. We are energetic enough to climb the Great Wall again and have a race with you.”虽然没有直说,英语论文范文,但话语中流露出他们并未年老体衰的弦外之音。 一种是由价值观念误同导致的社交语用失误。例如:导游在陪同加拿大游客参观白求恩大夫纪念馆时,把赞扬白求恩大夫“救死扶伤”的精神翻译成“Rescue the dying, heal the wounded”。但在加拿大游客听来,导游犯了一个语用错误,应该翻译为“Heal the wounded, rescue the dying”,因为他忽略了英汉语言中思维习惯的异同。当两个并列成分出现在句中时,西方人是“先轻后重”,而中国人则“先重后轻”。 还有一种是由于相对权势和社会距离的不同判断而导致的社交语用失误。例如,中国历来主张尊卑有序,长幼有序,因此人与人交际时要受到各自地位和角色的制约;称呼别人时可以用职业或职务加上姓来称呼,比如“张老师”、“陈局长”等。而在英语国家里,晚辈可以直呼长辈名字。下属可以在姓前冠以 Mr./Mrs. /Miss 来称呼上级,甚至在本人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直呼其名。没有年龄、辈份、社会地位的限制,也没有不尊重他人的意思。 3.旅游英语中的行为语用失误 行为语用失误指在非言语交际中,由于文化不同,导致非语言行为选择上的失误,以致交际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