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旅游英语系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和理念实施[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研讨旅游英语系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理念实施

导读:本文就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项目的进行简单的略论,同时就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实施方案展开了一定的论述。

一、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项目的诠释以推行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措施、实践环节、教学组织、社会服务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顶层设计,形成了旅游英语系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雏形。2010年,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实施了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项目。所谓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项目,是指福建省的高职院校、台湾地区的技职院校、大陆台资公司共同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协议》《实训基地协议》,3方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教材编写、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学生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

闽台“校—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的优势在于能充分引进台湾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使“校—校—企”3方的教育资源介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原本3方各自独立的人才培养和培训转变成为各个阶段的交叉融合。这样,就可以借助台湾院校的比较优势,让大陆学生获得更多、更新鲜的行业信息和更先进的专业发展;同时,两岸院校通过互派教师到对方院校施教,加强了相互之间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促进了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从而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智力支撑。当前,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台湾育达商业科技大学和大陆台资公司厦门灿星国际旅行社3方已签订了闽台“校—校—企”合作协议,并共同制定了旅游英语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旅游英语系招收的2010级学生已于2011年秋季进入台湾育达商业科技大学学习,并计划于2012年9月到大陆台资公司厦门灿星国际旅行社顶岗实习;同时,3方互派教师或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并针对一些核心课程共同编写了教案和教材。

二、旅游英语系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

(一)建设目标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项目旨在把旅游英语系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有广泛社会知名度和作用力、具有一定规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重点专业,从而为福建省乃至整个海西经济建设区的旅游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并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以提升闽台旅游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二)建设内容

1.引入台湾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共同编制旅游英语系人才培养方案。2.注重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构建职业型课程体系,共同制定旅游英语系教学计划。3.“请进来”与“派出去”相结合,特别是注重聘用台湾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到学院讲学,共同建设两岸互补的旅游英语系教学团队。4.借鉴台湾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共同建设旅游英语系的实习实训条件。5.“校—校—企”3方共同开发旅游英语系核心教材。6.“校—校—企”3方共同探讨探究合作模式和旅游英语系实践教学体系。7.“校—校—企”3方共同组织开展旅游英语系“第2课堂”的活动,每年举办2校学生的导游技能大赛;每学期聘请旅游业内的权威人士到学校开设学术讲座等,为学生搭建与行业、社会亲密接触的平台,从而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服务社会的理念。

(三)预期成效1.通过海峡两岸高职教育合作项目的建设,导入台湾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成功的办学经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2.提高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英语系的总体办学水平,探究并优化高职院校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将旅游英语系打造成为省级示范性重点专业;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科研水平和业务发展能力。3.提高旅游英语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校—校—企”合作3方的社会作用力。4.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增进民族认同感,服务于国家的统一大业。

三、闽台“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色

(一)制定“三方参与,共同培养”人才培养新方案闽台两地“校—校—企”3方从旅游产业的结构及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多角度出发,面向开放的市场,结合海峡两岸旅游业的特征,立足福建本土特色,共同制定了福建对外贸易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英语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为了避免教学内容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偏离,3方共同监督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联手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为了保证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成立了由合作3方共同组成的“联合办学委员会”,加大了对旅游英语系人才培养的督促协调力度。“联合办学委员会”由3方指派的2~3名管理人员组成,实行例会制度,并借助现代通讯手段参与新开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实时教学情况的了解、实训室建设的指导等工作。

(二)构建“深度融合,教学互助”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