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东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异同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行为。东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异同主要体现在:(1)圆式时间观与线式时间观。(2)多元时间制与一元时间制。(3)过去时间取向与未来时间取向。这些不同的时间观念反映到跨文化交际中,必然引起人际交流的冲突与障碍。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时间观念产生撞击而逐渐趋向融合。

[关键词]时间观 文化异同 跨文化交际 融合

Abstract:Different cultures breed different time-conception and time behavior. The discrepancy oftime outlook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nclude round-type time outlook and line-type time outlook,multi-time system and mono-time system, and past-time orientation and future-time orientation. It isinevitable to lead to the culture conflict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economy and cultural exchange, the time outlook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re graduallyintegrated into each other.

Key words:time outlook; cultural differenc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romise

时间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后,其言行就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制约与支配。反过来,一定的言行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递对于时间的某种信息。因此它作为非言语交流的一种方式,具有自身独特的交际功能。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 T.Hall所指出的,“时间会讲话”,它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有时比有声语言更直截了当(Hall,1959: 20)。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社交场合当人们互相握手时,无须等他们开口,从双方伸手的先后、握手持续时间的长短,我们就已对他们的身份、相互联系和社会地位略知一二。同样地,如果双方约定10点谈判某一合同,而一方姗姗来迟却不作任何道歉,这往往表明其缺少谈判的诚心,或者认为谈论此事的时机尚不成熟。虽然时间是人类社会共有的认知概念,但分属不同文化的人们的社会实践不同,历史地理环境不同,各自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不同,人们赋予时间的意义和利用时间的方式也就不可能没有异同。因此当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交际时,时间作为一种无形的向导,就会对人们的言行产生重要的作用,从而使交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本文试图对东西方文化在时间态度与时间行为方面的异同作些研讨,并略论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以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密切,两种时间观的嬗变与融合。  

一 圆式时间观与线式时间观东方以农耕为主的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一直在整个社会的全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这种田园文明把人和自然界看成是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把世界看作是有机关系的整体。由此形成东方社会“天人合一”的圆式时间观念。这就意味着,时间的变化与自然节律相协调,是一种始终沿着自身做永恒周期性圆弧式或螺旋式运动,如昼夜交替,季节的往复,月份的轮流,年龄的更迭,植物周期生长,农时劳作更替,都有圆周式去而复始的自身复归的周期性循环运动(贾玉新,1997: 71)。这种四时轮回、循环不已的时间观使得东方人在时间上显得很富有,可以较随意支配时间,做什么事都不着急。如教师上课,一个重要内容没讲完,可以再拖一段时间再下课;中国婚宴请柬上的时间很少有人去遵守,赴宴早到者与晚到者相隔有一个小时之长,一场宴席可以持续两三个小时。我们约会看朋友的时间很少确定,如果有位久未谋面的朋友说周末要来看你,你可能就必须整天不出门,不见不散,白白恭候一个周末。以犹太基督教为传统的西方文化通常把时间看成一条直线,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持续运动。时间在行进,时间在流逝,即珍贵又固执,一旦消逝便无法挽回。他们还认为时间是有始有终的,并能够由时钟或日历来衡量的:某个规定的时刻是这条线上的点,两点之间的空间则是一段时间。所以西方人使用时间十分精确,凡事精确到每分每妙,甚至毫秒。如to the minute, in a second等等。时间在西方社会里几乎是一种商品,因此它是实在的、有价值的,它可以买(buy)、可以卖(sell)、可以节省(save)、可以浪费(waste)、可以丧失(lose)、可以借用(borrow)、可以制造(make)、可以度量(measure)。

美国的大众杂志上经常刊登有建议人们如何省时高效地购物、烹饪、打扫房子、教养孩子、修剪花圃的相关文章。在美国《纽约时报》商务专栏上,有位自称“效率专家”的作者,撰文建议一种有效的利用时间的方式是,在入睡时调动潜意识制定第二天的活动计划。他说这样一来人的睡眠时间就可充分利用,而不至于浪费掉。东西方文化上的这种模糊与精确,或者说是弹性与刚性的时间观念异同,使得双方的人们交往时,往往会导致冲突与误解。我们使用时间比较随意,灵活性强,喜欢把“好久”、“马上”、“有时候”、“大半天”、“一会儿”等不确切的字眼挂在嘴上,这往往使得西方人摸不着头脑。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与老外交谈时,常常用错时态,这可能是因为汉语中没有那么多时间概念的详细区分。有位中国学生邀请外籍教师到他家做客,道别时,这位外籍教师出于礼貌说,“I shall invite you to lunch oneday.”然而一学期过去,这个外教一直没有动静。于是这个学生就认为老外不够诚恳,言而无实。实际上类似的“允诺”: We’ll keep in touch.或I’ll see you one day.没有讲明邀请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只是一种礼节性的寒暄。而我们中国人习惯于这种模糊的时间表达方式,所以常常信以为真。西方人做事讲究计划,并且凡事做到准时不误。预约是西方人普遍的社会习惯,并且越是重要的活动越是要提早约定计划好。与英美人交往时尤其如此,即使到最好的老外家串门也要事先打招呼,否则便会打扰他们的私生活,使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此外,在与英美人约定事情时,一定要确切地说明时间与地点,否则会让他们产生误解,甚至认为东方人很圆滑,凡事都留个余地,因为在他们看来,模糊的约定是不具有约束力的。而一旦有约,守时也至关重要,倘若我们和西方人有约而不能按时赴约,那就会给人留下不讲信用的恶劣形象。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