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意识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关联略论[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王教授更新时间:2017-04-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很显然,传统的以词、句带动语篇的学习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而基于语篇的教学则是以语境、语篇为主体带动词、句的学习,为培养学习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提供了方向。但在我校进行小学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小学教师对与“语篇”相关的概念模糊不清,对教材中语篇的安排用意理解不到位,教学目标定位及教学过程设计都很难做到从语篇的高度出发,采用的多数仍然是从词到句再到篇的教学方式。而学生的产出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些零散的语言知识,离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帮助广大小学教师明晰与语篇相关的概念与内涵,建立语篇意识,并学会在教学中加以落实,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语篇与语篇意识
    (一)语篇
    语篇是指在一定语境下表达完整意义且具有一定语义功能的自然语言。语篇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可以是口语,也可以是书面语。在形式上可以表现为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篇文章乃至一部著作。定义语篇的关键因素是“一定语境”和“表达意义”。语篇既能体现语言功能,又反映了语言技能的要求,因此成为许多新版小学英语教材采用的主要输入形式。不少小学教师认为只有短文、故事等形式的文本才是语篇,因此初级阶段的教学重点,都放在传授孤立的语言知识上,如对词汇、语音、语法的认知能力,如何教会学生说正确的句子等。在高年级又把语篇教学等同于阅读教学,认为只有阅读课才需要培养学生整体的篇章意识,这些做法都和缺乏对语篇概念的清晰理解有关。
    (二)语篇意识
    在真实交际的语境中,语篇才是语言交际的现实形式。实践表明,语言知识要转化为语言能力,语篇意识的培养不可或缺。语篇意识(text consciousness)包括语篇知识(text knowledge)和语篇能力(text competence)两方面涵义。语篇知识指EFL教学过程中应该了解的有关语篇语言学的知识;语篇能力是指在英语教学和交际中自觉应用语篇知识获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的能力。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及“跨文化交际”“语境”“得体性”等语篇知识内容,体现语篇知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语篇知识的掌握能使语法、词汇等其他语言知识的学习网络化;在语篇背景中结合意义来进行的学习,既便于记忆也便于输出时调用。语篇能力的形成是语言交际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拥有语篇能力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交流和沟通。
    笔者认为,小学老师在教学中应具备强烈的语篇意识,学会站在语篇的高度来略论和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等,让语篇意识成为教师监控自己教学行为的监控者。同时通过语篇带动词句学习的过程,英语论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让学生在语篇提供的语境下接触、体验、学习和使用语言,了解语言各要素是如何相互关系并根据需要传达意义的。语篇意识应是一种教学思想和理念,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语言材料的“篇章”性质。教师要把语篇意识应用于日常教学中的全过程,如教材的略论,目标的确定,活动的设计等。
    二、语篇意识下略论教材
    (一)语篇切入提供语境
    如上所述,不少小学英语教材都把整体语篇当成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功能在结构之前,语篇在词汇语法之前。目的是给学生提供语境,感知语言在真实情景下的使用。内容可能是对话、故事或短文等。不少教师不理解教材的安排内容,往往会按词句先行的方式,把后面的词汇和语法等内容提到前面来上。在授课的过程中自己去创设大量的情景来教学词汇,而这些情景往往和单元的话题无关。等到学生真正接触语篇时,已经全无障碍,同时兴味索然,对语篇的学习也就只能浅尝辄止了。这既是对教材资源的一种浪费,也剥夺了学生一开始就在大的语境中体会和学习新语言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意识到教材编者在第一课安排语篇的深刻意图,充分挖掘语篇中提供的语境信息,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而关于没有在第一课安排语篇的教材,教师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英语论文网站,对教材进行调整,尽量利用由语篇切入在语篇整体情境中学习语言的教学策略。
    (二)语篇高度略论文本
    语篇能够确定语言应用的场景和具体的语境,体现语言的表意功能,同时又反映了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鲁子问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提到,教材中的课文具有学习性和语篇性的双重性质。学习性是指课文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能学会的是语言项目、篇章结构、语用表达等。同时课文又是一个独立语篇,具有作为独立语篇的语义功能、语用目的、语境。课文的语篇性常常被忽略,而这恰恰是课文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要素。因此,在面对教材提供的课文时,要略论:语篇的语义功能、语用形态、语境。略论对话语篇的真实口头交际功能,短文课文的真实语用目的。鲁教授提供了一个略论框架:1.谁?什么联系?2.什么话题,说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语义功能?语用目的是什么?用何种语言说的(语言项目)?3.在哪里?什么场合?4.为什么学习?这个框架站在语篇的高度略论课文,既可以避免教师一拿到教材就直奔孤立的语言点而去,还可以引导教师超越语篇的平面信息而深入解读语篇的内涵,从而养成较强的语篇意识和教材略论能力。比如节日送礼,平面信息可能是都有些什么礼物,送给谁的,是谁送的。内涵则可能是在英语国家人们接受礼物时是怎么做的,又用哪些语言表达赞美和感谢。只有在这样的解读下设计活动,才有可能培养学生恰当进行表达的能力,真正体验和学习语篇的语用目的。
    (三)语篇利用按需而行
    在语篇意识的指导下略论教材,还意味着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对语篇进行补充、增减、改写甚至是重构。任何教材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因此英语课程标准赋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权利。比如,小学英语教材低年级语篇中提供的场景有些是片段式的,就需要教师为语篇的情景添加简单有效的序幕。序幕既可以发挥巩固旧知引出新知的影响,又丰富了语篇情景,使其更加合情合理。又如,由于语言基础的限制,小学英语语篇多数只能使用相对简单的语言。这与实际交际相距甚远。如果教师总是局限于语篇内容,学生要实现恰当交流和真实表达就相当困难。教师应根据语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