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三教材阅读文本提升高考英语读写能力的效果[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王教授更新时间:2017-04-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行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下,一进入高三,很多教师和学生就明显感觉到英语读写教学进入了一个“快餐”模式。很多教师一心牵挂高考,千方百计想快速结束教材的处理,以期腾出更多的时间进入全面复习,于是就匆匆地、任务式地、浅层次地处理一下教材中的阅读文本,然后进入所谓的知识点讲解。笔者认为,上述做法舍本求末,忽视了宝贵的读写教学资源,英语论文,失去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良好教学机会。那么,在高三紧张的备考状态下,能否在处理教材阅读文本的同时切实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呢?笔者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高三教师的读写课,找到了肯定的回答。
    二、教学背景
    这一堂高三示范课的教学内容为《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Module 11 Unit1中的Reading部分“So many jobs to choose from”,课文详细地论述了三种工作(popular jobs、more unusual jobs和everyday jobs)的优缺点,最后得出结论:在考虑未来的职业时,要记住一些看起来风光的工作可能会相当难做,而一些普通的工作则可能非常重要,所有这些工作加在一起才有助于社会正常运转。阅读文本后的Reading strategy旨在指导学生通过体会文本中语言(positive language或negative language)的使用,得出作者观点。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观点鲜明。授课教师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阅读文本的同时,紧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采取了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了形式多样的、与现行高考紧密关系的读写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高考备考效率。
    三、教学片段及设计略论
    【片段回放1】
    授课教师在课堂导入后,进入了文本阅读教学,呈现了A、B两组对于文本框架结构理解的选项。(见图1)
    G381Y821.jpg
    教师先引导学生形成如下阅读思维:段首句或段尾句→段落大意→文本框架结构。学生应用阅读策略、带着阅读任务阅读全文,阅读结束后,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选择。教师请学生回答,有一个学生选择的是B(答案是A),但教师没有立刻否定这个学生的答案,而是和学生一起研讨文本论述的主题。学生应用阅读策略很容易地在第一段找到了文本论述主题:popular jobs、more unusual jobs和everyday jobs,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其余段落大意。从每段的段首句中,学生不难发现paragraph 4论述的是more unusual jobs,而paragraph 5则论述everyday jobs,但学生对二、三两段逻辑联系的理解上存在着困惑,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到二、三两段之间承上启下的句子——Other popular professions for young people include careers in law or business,由此推导出这两段都论述同一个主题,即popular jobs。至此,文本的框架结构一目了然,学生的阅读思维得到了训练与巩固。
    【设计略论】
    《课程标准》对高中阅读方面的要求有如下表述: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考试说明》也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理解语篇的主旨要义、文章的宏观结构和文脉的逻辑联系。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段首句,英语论文题目,从而得出paragraph 2、3、4、5的大意,分别论述popular jobs、more unusual jobs和everyday jobs。在此基础上略论文章的框架结构,发现paragraph 1总领全文,呈现主题;paragraph 2、3、4、5展开论述,是论述细节,其中paragraph 2和paragraph 3论述同一主题即popular jobs;paragraph 6则是对全文的总结。文本框架跃然纸上,一清二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解文本主旨要义和梳理文本框架结构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两者相辅相成,互为铺垫。在高三备考状态下,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在阅读策略指引下略论文章框架结构的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正确理顺阅读文本的时间、空间顺序,把握阅读文本逻辑线索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理解全文主旨要义的能力,从而在高三备考阶段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水平。
    【片段回放2】
    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时,设计了一个猜测文本中词汇、词义的教学步骤。猜测的词汇为“It is a time for hard work and also a time to reflect”中的“reflect”。授课教师先和学生一起温习了阅读过程中猜测词汇的措施,如构词法、上下文信息暗示法、语句逻辑联系法和标点符号法等。教师指导学生注意上下文信息提示,学生往下仔细阅读,发现下文“At this time,you have to start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中的“thinking about”为reflect的近义词,于是猜测该词为“考虑、反思”之意。
    在猜测完reflect的词义后,教师又进一步设计拓展性任务:猜测reflect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并和右侧的释义进行匹配。
    G381Y822.jpg
    (参考答案:1.B 2.D 3.A 4.C)
    【设计略论】
    《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阅读猜测词语方面的技能表述为: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考试说明》也明确要求考生能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推测出生词的词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信息暗示、前后句的逻辑联系(如因果、对比、条件等)、从句的解释(如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标点符号的应用(如冒号、破折号等)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下文找到了reflect的近义词,从而推测出了该词的含义。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来推测词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略论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然后,教师趁热打铁,用语境匹配的方式猜测了该词的其他含义,进而全面地复习了reflect这一高考重点词汇。
    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猜词能力的阅读训练中,教师不仅可以采用某个词,还可以采用某个短语或习语,甚至可以把概念延伸到某个句子,让学生通过语境去推测、去领会。2017江苏高考英语试卷C篇阅读理解第62题就要求学生猜测画线短语“to turn around the statistics”在文本中的语义,而D篇第66题则要求学生推断画线句子“a book must be the ax(斧子)for the frozen sea inside us”在语篇中的意义。这两种情况都是语义推测题,属于词汇意义猜测的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