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英语和词汇教学近况:工具性与人文性联系失衡
在中国,外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这种外语工具论的思想加上中国应试教育的现实体制极大作用了中国外语教育实践,导致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掌握,忽视学生对语言蕴含的人文内容(或文化内容)的了解;注重探讨可以使学生高效掌握语言工具的课堂教学技巧,而对如何使学生领悟目的语人文内涵的有效措施则缺乏足够研讨;换句话说,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外语教学存在着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偏颇,这一倾向在中学外语教学中尤其明显。
查询中国知网,20世纪90年代至今,讨论中学英语教学的论文3261篇,绝大部分是有关提高语言教学效果,让学生尽快掌握语言工具的教学策略的讨论,这些策略的实践效果不论如何显著,均突出了外语教学的工具性特征。这些论文中真正在理论上关注外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的不多,对中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或工具性问题进行专题讨论的只有1篇(邱素萍),而在内文中涉及工具性主题的有15篇,涉及人文性主题的12篇,这二十几篇中,在内文里进行中学英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讨论的只有5篇(刘桂影,李华,杨小璇,谭雁群,张俭莹)。可见,长期以来,英语毕业论文,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一直是注重工具性,即把英语主要当成一种交际工具来教,强调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而忽视对语言承载的人文内容的传授。纵然这种偏颇已经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注意和批评,他们呼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不应偏废,然而,鉴于语言工具论的强大思想作用,囿于目前教育体制中应试教育的无奈现实,有识之士的呼吁显得微弱无力,似乎还难以扭转大局。事实上,正如有识之士指出的那样,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当前中学英语教学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主要体现在说得很起劲,以及在公开课、示范课中做得很热闹,但在日常的教学里,依然还是传统的重工具性的教学措施占主流,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或平衡还有很大距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关于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英语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刘桂影)。
就中学英语词汇教学而言,查询中国知网,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讨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论文286篇,但绝大多数是讨论和探讨如何上好词汇教学课,没有一篇讨论词汇教学课的人文内涵问题。由此可见,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当前还是传统的“语音——语义——语用”的做法占主流,即由老师教读发音,然后解释意思,有时讲解词形变化和基本用法,词汇教学课堂甚少包含人文内容。有鉴于此,本文拟研讨增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人文性内涵的可行性策略,以为当前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工具性特点的补充,为实现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提供参考。
二、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人文性策略
语言探讨专家束定芳指出,“语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要素构成,其中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各种语言中除一部分核心词汇外,许多词汇都常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即所谓的‘文化内涵词’”(束定芳)。这也就是说,有些词汇可能只有稳定、清晰的指示意义(denotation)或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但很多词汇则还有其他隐含的意义(connotation),包括其原始意义(primary meaning)或根意义(root meaning),也包括其意义演进过程中携带的文化、历史信息,即引申意义、派生意义(derivative meaning)或比喻意义(figurative meaning)。而一个词明晰的字面意义之外的其他意义往往就是这个词负载的人文内涵。
传统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仅局限于教授词汇在字典里的字面意义及其语法应用,包括读音、拼写、词类、释义、搭配、相关复合词和派生词等,而对词汇的文化、历史内涵鲜少提及。因此,要增强词汇教学的人文性,就要挖掘词汇的文化、历史意义。而词汇的文化、历史意义可以从语源和语用两方面去寻找。在语源方面,可以通过还原词义的措施追溯词汇的起源意义(即原始意义),还可以通过还原故事的措施将词汇意义在历史过程中所包含的故事、意义和价值还原出来;在语用方面,可以通过引经据典的措施在历史经典文本中挖掘该词汇的历史语用意义,也可以使用现实例证法举证词汇在目前语言环境中的现实语用意义。换言之,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采用还原词义法、还原故事法、引经据典法和现实例证法对词汇的人文内涵进行挖掘和讲授,这些策略可以称为人文性策略。以下就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课本中的一些词汇教学为例,举证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上述人文性策略。
1.还原词义法
语言探讨专家申小龙认为:“词义是语言文化内涵的显著表征。一种语言的词义系统蕴含着该民族对世界的系统认识和价值评定,蕴含着该民族的全部文化和历史。”(申小龙)。追溯一些词汇的原始意义,有时不仅可以揭示该词汇的文化、历史内涵,而且也有助于管窥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一些文化、思维特性。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2课谈英语语言的发展历程,提到了England,Australia,Britain,Canada,India,New Zealand,Europe等一些地名,以及English,German,Danish,French等一些语言词汇,教师不妨对某些地名词的词源进行适当的解读,以揭示其相关历史文化内涵。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England一词是Angles' Land的合成词,原意指“盎格鲁人的土地”。英格兰本来是由塞尔特人(Celtics)所居,英语论文题目,后被罗马人(Romans),盎格鲁人(Angles),撒克逊人(Saxons)占领;而America 一词则来自其发现者的名字,因发现美洲的意大利航海家Amerigo Vespucci之拉丁文名Americus Vespucius而得名。
第4课课文谈唐山大地震时,提到了farmer这个词,学生一般都知道它指“农民”,但学生可能会混淆farmer和peasant的区别。这时,教师可以辨析peasant的词源,向学生指出,peasant一词往往指出身卑微的农民,贫穷且没有教养。比如《美国传统词典》就解释为“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韦氏大词典》则解释为:“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