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方式对中学生英语作文语言准确性的策略和措施[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王教授更新时间:2017-04-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钱良平,上海市黄浦区民办明珠中学(上海 201701)。


    写作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写作通常是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对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教师都会作出反馈。对语法错误的反馈依反馈形式不同可分为口头反馈和书面反馈;依反馈来源可分为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依教师修改方式的异同可分为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直接反馈是指教师在学生文章中的错误之处做标志并以某种方式给出正确答案。间接反馈是指教师只在错误之处做标志而不做修改。本文探讨教师当面修改语法错误和在错误之处画线并在课堂讲解这两种直接反馈方式的异同,同时对比这两种反馈方式对提高学生语言准确性的作用。
    一、理论背景
    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是否进行修正性反馈,国内外学者对此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对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不应修改。Semke对比了四种纠错措施:不纠正,只写评论和问题;画出所有错误并改正;正面评论加改正;通过查找语法书来表明错误,让其自行订正。结果发现,学生写作的进步是由于写作的过程而改进的,改正语法错误并没有提高学生的语言精确性、写作流利性和整体语言能力,反而对学生的写作态度有负面影响。Kepner认为改正错误既没有帮助学生改掉表面性错误,也没有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文章。Truscott则认为应杜绝语法纠正,因为它在理论和实际上是无效的并具有危害影响。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对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加以修改,这可以减少学生的语法错误,提高语言的准确性。Ferris和Roberts对比了指出错误、画出错误、不反馈措施,结果发现,前两者明显好于后者。Sheen对比了直接修改、直接修改并加以语法解释和不修改三种措施。结果发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要好于不修改;同时直接修改并加以语法解释优于直接修改,对某个语法知识点进行反馈能增加学习者语言的精确性以及对语言的略论能力。Bitch[ ]ener和Ute Knoch对比了不纠正、书面语法解释、书面语法解释结合口头指导、间接画圈四种纠正措施,结果发现,不纠正的控制组学生在实验前的测试、实验后的即时测试以及一段时间后的测试中语言的准确性都没有变化,而其他三组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陈晓湘和李会娜对52名非英语系的大学生进行了三种反馈方式(直接反馈、间接反馈、不反馈)探讨,结果发现,直接反馈与间接反馈都能提高学习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未获反馈的学习者虽然能改出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但很多时候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国内外学者的探讨对象通常是成人或大学生,对中学生,对低龄学生的探讨却很少。本文主要探讨中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两种直接反馈方式:当面修改语法错误和在错误处画线并课堂讲解。前者要求学生对作文中的错误立刻做出反应,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认识并纠正错误。后者要求学生自行修改,然后通过课堂讲解纠正错误。这两种反馈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师是否需要面对面地修改学生的错误。
    本探讨想弄清两个问题:①当面修改语法错误和在错误处画线并课堂讲解这两种纠错措施中,哪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准确性?②学生接受这两种纠错方式一段时间后,英语毕业论文,语言准确性是否明显提升?
    探讨前的假设:①当面修改语法错误比在错误处画线并课堂讲解效果好,因为当面修改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其语法意识。②获得教师的反馈后,学生的语言准确性应有明显的改进。
    二、探讨措施
    1.探讨对象
    探讨在九年级两个班进行,教师为同一人。一个为实验班,作文修改方式为当面修改;另一个为控制班,作文修改方式为在错误处画线并课堂讲解。学生共79人,实验班40人(男生15人,女生25人),控制班39人(男生17人,女生22人)。学生年龄为15~16岁,语言能力在同龄学生中较好。英语是主修课目,每天上l~2节。
    2.探讨设计
    探讨时间为16周,在九年级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探讨开始前,让学生写一篇题为“Study brings me…”的作文,要求围绕主题写作,并要用上60个单词,告诉学生教师会从内容、语言、结构三个维度来打分。这是一篇考卷中的作文,写作时间由学生自己掌控。从答卷来看,作文词数都能达到要求,说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作文。同时,学生较重视考试,因此竭尽全力写好作文。
    试卷收上来以后,对实验班学生的作文先在错误的地方画线,然后与学生面对面批改。修改时,要求学生说明错误的原因。如果学生不能说明原因,则教师一对一讲解,然后回到班级进行订正。对控制班学生的作文先在错误的地方画线,英语论文题目,然后让学生自行修改。在当天的课堂上,教师讲解学生集中犯错的语言点,学生订正。关于个别的、不具代表性的语言错误,让学生自己提问,教师个别讲解。
    按照这个流程,在16周里,学生共写了8篇文章,有时每周写一篇,有时每隔一周写一篇。作文题都出现在考卷中,作文在考试期间完成。每次试卷收上来之后,按照上述不同方式进行批改。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写第10篇文章,题为“Helping others makes me…”。然后对作文“Study brings me…”和“Helping others makes me…”进行数据统计、略论。
    3.数据统计
    两篇作文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题材基本相同,语法结构相似。以上共性可排除由于作文题材、内容不同而形成的误差,从而有效地证实两种修改方式的异同。
    作文评分是从内容、语言、结构三个方面考量,但本文只探讨修改方式对学生作文语言准确性的作用,因此只收集并统计学生作文中语言方面的数据。语言知识、大小写、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都纳入计错范围,但相同的错误(重复写错同一单词等)不重复计数。
    
    三、探讨结果
    探讨结束后,对实验班、控制班所有学生的实验前作文“Study brings me…”和实验后作文“Helping others makes me.”按总错误数、总词数、错误率、标准差、进步人数(测试后所犯错误数比测试前所犯错误数少的人数)及所占百分比几个参数进行汇总,统计结果如表l所示。
    从实验的数据略论来看,在总错误数方面,实验班在下降,由实验前的171个下降到167个;控制班在上升,由实验前的164个上升到实验后的198个,增幅明显。在总词数方面,两个班都在下降,或许是因为临近中考,学生为了避免犯错而[ww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