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的新误区的发展略论[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王教授更新时间:2017-04-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张顺凤,江苏南京市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措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如今,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教师的共同追求,课堂教学也正从热闹、虚浮向扎实、高效转变。然而,深入到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笔者发现某些片面的教学行为俨然成了一种时尚。
    误区一:教学活动——追求“自主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主体自主建构的过程。”当前“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成为新课程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由此在提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学生自主性的片面认识,导致了一些片面的教学行为。
    1.自主探索方式采用不当
    自主探索对促进学生的求知欲、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是有益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语言知识学生都能探索得出。有些内容是约定俗成的,绝不能靠学生去发现,而且也发现不了。如单词的读音、介词的固定用法、时态的构成等语法知识。自主探索是一种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当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些教师在课堂中无所适从,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造成一些教学内容并不适合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甚至根本探索不出来,教师仍然让学生自主探索的现象。
    [案例1]
    某教师在执教《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6“Holidays”A部分时,她事先在预习案中布置了一道预习题:你能就这个对话提出两个主要问题吗?(请注意,是对于整个篇章的,而不是仅就某个节日而言)课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两个主要的问题。两三分钟过后,教师请学生来说一说,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被老师点到的学生的回答也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这时老师有些慌了,意识到学生就是再讨论下去也不可能说出她想要的答案。由于下面坐着许多听课教师,课件也是事先做好的,为了让课堂按照原先的思路顺畅地进行下去,无奈之下,她只好自己说出这两个主要问题。
    教师设置这样一个自主探索的活动,原本是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对教学内容欠缺周全的考虑,高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活动无效。
    2.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也是紧跟时代,注重团队发展理念的体现。现在所有的课堂上,都能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东西。很多学校将座位排列形式由以往的“秧田式”改变为“马蹄形”“口字形”“U字形”等。虽然座位的排列形式改变了,但教师缺乏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因此“假合作”的现象很严重。
    [案例2]
    某教师在执教《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The seasons”D部分时,呈现了书中的四幅图,布置学生分小组讨论Ma Li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主要活动,然后进行小组汇报。笔者听课时观察了身边这个小组的活动,发现他们没怎么讨论,英语论文题目,直接是小组长分配任务,每个组员介绍其中的一幅图,然后各自练习,整个过程都是各说各的,而其他组员说什么几乎完全不知。笔者又随机观察了旁边的一个小组,情况也差不多,不会说的同学最多也是问问组长,由组长来教一教。在汇报环节,笔者身边的这个小组有幸被老师点中,他们轮流介绍每一幅图,貌似配合得很好,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可这一节课,表面上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的学习活动中。但是深入到学生中,不难发现这种合作学习完全停留在表面,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忽视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这种貌合神离的合作学习,完全没有体现出新课标改革的真正意义。
    3.教师引导影响缺失
    新课标最大的改变是教师角色的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很忌讳“讲”,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教学的一个准则。于是课堂上开始“畏首畏尾”起来,唯恐讲多了,宁可多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也不想落个包办代替的“罪名”,结果大大削弱了教师的引导影响。表现为:该讲的不讲,讲了的又不讲透。本来教师一句话就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似乎都较着劲儿比谁讲得少。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辩证地处理好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的联系。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适合自主探索的就采取自主探索的方式,适合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就争取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不局限于某一方式。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不能人为地将学生自主影响扩大化、绝对化,同时不能以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借口,在课堂上一味地迁就、放任学生。教师的引导、帮助是必不可少的,但要适时、适当、适度。
    误区二:教学内容——追求“生活化”
    1.创设情境——力求回归生活
    新一轮课程改革指出课程应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应该说,这一新理念相关于脱离生活的倾向,是有针对意义的。然而一些老师没有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创设情境,而是一味追求时髦、迎合课堂时尚理念,以为只要创设了生活情境就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也不管创设的情境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案例3]
    笔者最近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学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6“Doing housework”A部分,其语言知识点是打电话的交际用语和现在进行时的表达。
    教师利用课件设计了喜羊羊和灰太狼打电话的情境,在此情境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教授本课的新单词和日常交际用语,在课进行到四分之三时,英语论文,才让学生拿出教材读一读,完成一个有关课文内容的小练习。如此一来,教材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