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言语幽默的来源已久,但关于幽默概念的界定却复杂多样。综合中西方的观点,幽默可以定义为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包括口语形式和书面语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引人发笑的著作。随着幽默在人们生活当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解读幽默的运行机制便是本文的主要任务。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 (CBT) ,关于言语的生成和运行有很强的阐释力,基于输入空间要素的相似性,基于文本与背景知识的不协调性,基于语义动态建构的曲折性,以及基于幽默语境的动态建构性去具体略论英语言语幽默的运行机制,以期读者更容易理解英语言语幽默。
关键词:英语言语幽默;运行机制;概念整合理论
一、引言 幽默是一个外来词,其英文形式是humour 或humor。 最初在拉丁语中 (h)umor 意为“体液”。直到十七世纪末,幽默才被作为一个美学概念使用:“行为谈吐文章中足以使人逗乐、发笑或消遣的特点;欣赏和表达这些特点的能力[1]。一般而言,现代意义上的“幽默”一词是由林语堂在二十世纪20年代引入的。“我早就想要做一篇论‘幽默(humor)’的文章, 讲中国文学史上及今日文学界的一个最大缺憾[2]。虽然幽默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对于幽默概念的界定,历来众说风云,莫衷一是。林语堂先生也曾指出:“幽默之为物无从说起,与其说得不明白,英语论文范文,不如简直不说,故所谓懂得人(识者)一读就懂,不懂的人打一百下手心也还是不知其为何物”[3]。 各种辞书对幽默的界定也是复杂多样。介于篇幅太长,我们在此不一一列举,仿照Alison Ross 给幽默所下的定义:“Humor is something that makes a person laugh or smile”[4],综合东西方幽默的观点,我们把幽默宽泛的定义为: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包括口语形式和书面语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引人发笑的著作。 二、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也称合成空间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Fauconnier, Turner, Grady, Coulson。Fauconnier在1985年出版的《心理空间》 (Mental Space) 一书中,提出心理空间理论。他在书中集中研讨了自然语言意义在线建构过程中心理空间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而得以建立、所指和辨认的各种具体情况[6]。“心理空间就是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和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7]。心理空间是一些元素的集合,它可以建立起一系列的概念,如时间、信念、愿望、方位、机遇性和现实性等。心理空间不是认知的 全部,尽管这一理论揭示了自然语言中意义的生成以及理解的过程,可具体的心理工作程序却依然模糊不清,体现出理论框架的笼统性。因此,在1997年出版的《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8]中,Fauconnier较为系统的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产生了深远的作用。概念整合理论,是心理空间的整合,是对于对言语交际过程中个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影响的系统性阐述。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概念整合看作是人类进行思维和活动,英语论文题目,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是人类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 Fauconnier在该书中用丰富的例子论证了各心理空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勾勒出一个“四空间”交互影响的自然语言意义的构建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语言中的意义在线构建及连接各心理空间的映射过程。最基本的概念整合包含四个相互关系的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 I1 and input space I2),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 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ing space)。 认知模型如图式 以上图示的运作流程如下:最上面的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首先对每一个输入空间 (input space) 进行映射(图中虚线所示),它反映两个输入空间所共有的一些抽象结构和组织,并决定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即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必须存在相似的结构与组织。然后,输入空间I1 (input 1) 与输入空间I2 (input 2)中的对应元素之间进行跨空间映射(图中实线所示),映射的内容则由类属空间决定。映射反映的是认知空间之间的联系。最后,输入空间I1与输入空间I2 中的部分元素投射(用虚线所示)到第四个空间,即合成空间 (blend),两个输入空间的相应元素被投射到合成空间后,可能会合二为一(两条虚线相交), 也可能被投射为独立的元素(两条虚线不相交). 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元素,形成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在合成空间里用矩形表示)。 三、概念整合理论在英语言语幽默中的应用 1. 基于输入空间要素的相似性 在许多英语言语幽默中,你会读到一些概念或脚本,表面上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从隐喻的角度出发,找出各个概念或脚本之间的相似性,映射到类属空间,那么许多所谓看起来毫无笑意的言语幽默即可让你忍俊不禁了。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A boy saw a beautiful girl passing by, and he couldn’t help asking: “Excuse me, Miss, is your name Google?” The girl replied: “No, sir. Why?” “Because everything I searched for is in you.” 在这则幽默里有两个输入空间:谷歌和靓女。如果没有听说过或者使用过谷歌搜索引擎的人听到这个幽默是不会有任何反应的;不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无论什么问题难题,只要谷歌一下,基本上都可以找到。而女孩所拥有的气质,脸蛋,身材等等所有漂亮的东西集于一身,关于男孩来说就是他在网上苦苦搜寻的。因此,从类属空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的相似性:完美。而这种相似性的联系映射到层创空间,部分元素重合:谷歌实用得很全面与女孩漂亮得很到位重合,使得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女孩就是谷歌。正是这种两个不同类的概念在层创空间的整合引发了幽默。 2. 基于文本与背景知识的不协调性 在多数幽默文本中,造成矛盾或不协调性的两个概念或脚本不一定都出现,通常只有其中一个,另一个则隐藏在认知或背景知识之中。试看下面对话: Q: Why did the chicken cross the street? A: To get to the other side. 这则笑话中只有一个输入空间 “小鸡”,而且它跟我们的常识不协调: 小鸡,按照常理,应该带在鸡舍里或者农场或者笼子里,而这则对话却生动地体现了小鸡过大街的目的是为了到街的另外一边去,就像我们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