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礼貌用语是人们成功地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因素。汉语和葡萄牙语的礼貌用语异同可从语言本身、语用和文化三方面体现出来。本文通过对中葡一系列日常礼貌用语(包括称呼语)的语义对比和语用、文化上的举例略论,阐述了这些异同对中葡跨文化交际造成的作用。
关键词:汉语;葡萄牙语;礼貌用语;异同
语言的社交功能已被现代语言学探讨者所公认,英语毕业论文,而语言中的礼貌现象也因其直接而突出地表达了语言的社交功能而被学界所重视。第一次对礼貌、“面子”问题进行撰文系统讨论的是人类学家布朗和列文森。他们在一九七八年合写了《语言使用中的普遍性:礼貌现象》(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on)一文,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重视,但也引发了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们的批评。因为一方面礼貌体现了人类社会交际的一个普遍准则,但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对这一准则又有不同的表现,文化和语言本身的异同性都在礼貌用语的应用中或显著或微妙地表现出来,而对这种异同性的把握无疑是跨文化交际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对汉语和葡萄牙语中日常礼貌用语的比较,从中葡礼貌语的种种不对等性中研讨语用的异同以及语用背后的文化异同,试图为中葡跨文化交际需要注意的礼貌问题提高参考。 一、 礼貌的称呼语 按照现代语言学的观点,语言能表达人际联系,帮助人们明确自己在社会群体中应该 担任的各种角色,建立、限定、确定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而最能直截了当地表明角色和联系的莫过于称呼语了。在交际中,称呼语是使用的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常常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它不仅有提醒对方开始交际的影响,而且能保证自己和交际对象的联系,便于展开交谈。因此,正确地使用称呼语往往是表现礼貌的第一方面。下面,我们就两种类型的中葡称呼语进行比较。 (一) 标志社会身份的称呼语 在中国,用能体现社会身份的职务名称作为称呼语是很常见的,如在行政机关, 常用的称呼语有部长、司长、局长、厅长、处长、科长、主任、所长之类,在部队, 用的是司令员、政委、师长、团长、连长、排长、班长、司务长之类,在工矿公司, 人们用的是厂长、经理、矿长, 队长之类1。在职场内,下级对上级用职务名加上姓来称呼,体现了一种对上级权威的尊重(这种格外的尊重也许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严格的宗法制度有很大联系),是符合中国礼貌要求的;在职场外,人们还常用这种形式的称呼,这体现了中国人对社会身份的重视,而这是与中国人交际讲究的社会“联系网络”密不可分的。这类称呼犹如名片,只是名片上的头衔是呈现给交际对方看的,而称呼是由对方发出,满足的是被称呼人希望被尊重的心理。称呼一般不称副职,而且对退休后的人,人们还是多用其担任过的最高职务称呼他,这些习惯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社会联系的重视。 以上的对比说明无论在中国还是葡萄牙,都有一些称呼语因可社会身份的标志而被人们使用,通常都是为了表明对交际对方的尊重。然而,中国的这类礼貌称呼语的使用范畴明显大于葡萄牙的这类称呼语,这种语用的异同正折射出双方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对社会联系的重视从中可见一斑。 (二) 体现亲疏联系的称呼语 汉语里礼貌的称呼语“您”是第二人称单数代词“你”的敬称。葡萄牙语里可与“你”相对应的是tu, 后者在现代葡萄牙语中,是联系亲切或接近的人之间常用的称呼,可用于家人、好友,甚至同学、同事之间。而葡语中同样可用作第二人称单数代词的você,虽然是比tu更为正式的称呼,却不能直接翻译为“您”,因为通常说来,você用于联系不熟的人之间,且一般只能在平级或同年龄段的人之间使用,或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称呼,是一种保持着距离的较正式的称呼语。与之相反,汉语的“您”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英语论文,使用的,表达一种尊敬。“您”和você透露的这种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权势和地位的差别决定了它们不能对等,如果不区分这层异同,就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问题。 实际上,汉语“你”和“您”的使用状况也并不是在中国各地都一样的。总体说来,北方人较经常用“您”作为称呼语,北京人对“你”和“您”的使用区分地很清楚2:不仅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要用“您”,而且学生对师长、主人对客人,都要用“您”这个敬称,否则就是很不礼貌的表现,但这在南方并不是那么普遍,因为南方的许多方言没有“您”这个敬称,这个敬称一般是通过书面语推广的,并不常见于南方人的口语使用中,因此“您”给人带来的距离感有时可能比尊敬的意味更强。 二、 礼貌地提出“请求” 有位学习葡语的中国学生在做亚运志愿者时,接待一位来自东帝汶的工作者,由于东帝汶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所以双方用葡语交流。这名中国学生在接待工作中发现当她说“请(por favor)”时,这位东帝汶工作者好像不大领受她的礼貌。她当时说的话是:“Espere-me aqui, por favor. (请在这儿等我。)”。中文的翻译在意义上没有错误,因此从中文看来说话者是用了礼貌用语的,因为“请”是敬辞。然而,翻译过的中文句子无法体现葡语原句所暗含的语气。在原句中,espere是动词esperar的命令式变位,葡语的命令式虽然可以表示请求,但若用命令式来表示请求,其语气是十分强烈的,因为在葡语里,动词的式更能反映说话人的态度,而副词短语por favor只能起到稍微缓和语气的影响。如果要有礼貌地表达请求,葡语一般用一些动词的陈述式过去未完成时形式,体现一种婉转的语气。这类动词最常见的有poder(能够)和querer(想要)。例如: 1. Podia esperar-me aqui? (您)可以在这儿等我吗? 2. Queria uma bica. 我想要一杯黑咖啡。 句子1正是前面那位中国学生应该要表达的句子。但是,如果一个不了解葡萄牙语言表达习惯的中国人就可能觉得这句话是一句疑问句,需要对方的答复来确定。但葡国人一旦用这种问句,对方一般不会拒绝,倘若拒绝就不符合他们交际的“面子”准则了。同样地,句子2在中国人看来也只是稀松平常的一句话,但在葡语里,这句话正是用动词的过去未完成时体现了他们的礼貌准则。葡萄牙小孩常被教育不能说eu quero(我想要),而要说eu queria,因为前者的语气是生硬的,被认为是欠教养甚至是霸道的,不如queria来的婉转和礼貌。但是这种委婉语气无法体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