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当今,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趋势正在改变着翻译与翻译探讨,在中亚留学生的俄汉翻译教学中,激励非零起点的留学生熟练地掌握一种语言,必须充分了解汉语及其语用文化,帮助他们建立起基本而深刻的文化意识,熟悉语言背后的文化特性,洞悉本民族母语文化和异族文化之间的异同。俄汉翻译中的困难与矛盾大多数是由于文化异同引起的,因为将一种语言的符号及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的信息,是需要译者大量的语言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翻译就此成为一种译者跨文化的活动。 当代翻译探讨注重将翻译放到文化语境中去探讨,因此翻译活动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一般来说,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越是深刻细致地了解,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因为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内涵的相互沟通和移植。俄汉两个民族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文化异同是不可避免的。如宗教文化的异同,国际环境和文化结构的异同,习语的异同等。这些文化异同是造成俄汉互译障碍的主要因素。在俄汉翻译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对同一事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同一词汇的理解异同。 三、中亚留学生俄汉翻译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1.合理选编教材,俄语论文题目,制定本土化的教学大纲。 文化因素在翻译教学中的影响日益凸显。但就目前来看,针对中亚留学生编制一个较全面的、操作性强且具有文化特色的俄汉翻译教材尚需时日。汇或语义功能转化的语篇和例句,通过句对句或段对段的翻译训练,让留学生逐渐学会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冲突,文化缺省等问题。 2.适当地进行课堂文化渗入。 翻译是通过不同的语言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将俄汉两国及中亚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作为俄汉翻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程教学中适当地引用语用和词汇等文化异同对比的例句,多个角度增设语言文化对比异同的内容,如:“俄语交际用语中的文化异同与思维方式、俄汉体态语中民族文化的特点、俄汉亲属称谓词的异同等”,以此拓宽中亚留学生俄汉翻译异同的文化意识、增加课程的人文视野和文化内涵。 (1)结合语境,重视词汇的文化语义。 翻译不仅仅要掌握全人类的共性情感体验,还要了解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各自的个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俄汉翻译架起一座语言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文化语义的翻译,译者不能仅仅停留在语符字面意义的理解上推断出语义背后隐藏的深层文化含义。 (2)结合词汇,注重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对比性。 俄汉互译的文化异同主要是由于两个民族自然环境因素的异同、民俗以及历史文化异同形成的。因此,洪堡特和沃尔夫都主张进行语言对比探讨,俄语论文范文,以跳出一种语言对母语使用者思想的束缚,发现这种语言的组织结构规律间语法的和词汇的异同。“因此,充分注意到原语与译语文化之间的异同,避免由于文化因素而导致的误译。如原语与译语中的文化概念不对应,对应词蕴涵的意义不同,概念分类不相符等。我们可以在俄汉翻译中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处理: ①音译法:дума(杜马) рубль(卢布)юань(元)угун(武功) совет(苏维埃)②直译法:用直译法翻译出来的译文有时因文化内涵不同,所要表达的思想相去甚远,这样的译文和原文只是形式上对等,而非功能上的对等。有时会与翻译的异化和归化准则背道而驰,有些在俄汉两种语言中概念等值,但文化内涵和引起的联想不同,如:(延安)--革命的摇篮,此外,还有”сосна(松)береза(白桦)“等词汇需要及时讲解它的文化伴随意义。 (3)创设体验语言文化氛围的空间。 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各种文化特征都会在语言的词汇中留下印记,如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等对词汇意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上、留学生对这些文化知识的获得不可能仅仅来自于课堂。因此,可以通过观赏文化影片、组织留学生参加文化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留学生体验俄汉文化的氛围的空间,将留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四、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