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职教师资职前培养比较探讨[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基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其师资队伍建设,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改革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是我国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借鉴职教强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体系的成功经验,本论文应用文献略论法、比较略论法、案例略论法对我国和德国的职教师资培养进行系统探讨,并逐项比较略论,优化职教师资队伍,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健康高速发展。由于受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理念等的作用,中德职教师资职前培养存在异同。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德国的成功经验,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培养职教师资队伍。基于此目的,本文从五个部分展开探讨:第一部分为绪言,介绍了课题探讨的背景、文献综述、探讨措施、探讨意义,并对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院校、职教师资及职教师资培养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德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情况,包括职教师资队伍发展历史、结构以及相关法学法规;职教师资培养的入学条件和生源、专业、学时和课程开设、预备实习期和资格认证,最后略论其特点。第三部分介绍中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情况,包括职教师资队伍发展历史、结构以及相关法学法规;职教师资培养的入学条件和生源、专业、学时和课程开设及资格认证,最后略论其现实困境。第四部分对中德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从生源、课程开设、实践环节、培养模式、培养主体、资格认证和投入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第五部分从德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经验中获得借鉴及启示,提出改革我国现行职教师资职前培养的对策,主要包括:完善招生制度,拓展生源渠道;大力推进“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开拓职教师资培养国际化道路;突出能力建设,全面实施综合教学改革;完善职教师资培养相关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职教师资 职前培养 比较略论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715.1
【目录】:

摘要3-5

ABSTRACT5-13

第一章 绪言13-1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3-14

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13

二、职教师资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13

三、学习德国先进的职教师资培养经验13-14

第二节 探讨意义、思路与措施14

一、探讨意义14

二、探讨思路14

三、探讨措施14

第三节 探讨近况14-18

一、国外探讨近况15-16

二、国内探讨近况16-18

第四节 概念界定18-19

一、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院校18

二、职教师资18

三、职教师资培养18-19

第二章 德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情况19-32

第一节 德国职教师资的概述19-21

一、德国职教师资发展历史19

二、德国职教师资法学法规19-20

三、德国职教师资的构成20-21

第二节 德国职教师资的职前培养21-29

一、入学条件及生源21-22

二、专业、学分及课程设置22-27

三、预备实习期27-28

四、资格认定28-29

第三节 德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的特点29-32

一、严格的入学资格29

二、专业与职业高度一致29-30

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30-31

四、严格的资格考试31-32

第三章 我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情况32-42

第一节 我国职教师资概述32-34

一、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历史32

二、我国职教师资方面的法学法规32-33

三、我国职教师资的结构33-34

第二节 我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34-39

一、入学条件及生源34-35

二、专业、学分与课程设置35-37

三、资格认定37-39

第三节 我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的现实困境39-42

一、国家没有公认的职业教育教师标准39-40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40

三、缺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40-41

四、职业教育师范生的不稳定性41-42

第四章 中德职教师资职前培养的比较42-52

第一节 生源的比较42-43

第二节 学制、层次、专业及课程比较43-45

一、学制和层次上的异同43

二、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上的异同43-45

第三节 实践环节的比较45-46

第四节 培养模式的比较46-48

一、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46-47

二、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47-48

第五节 培养主体的比较48-49

第六节 教师资格认定的比较49-50

一、申请条件49-50

二、组织机构50

三、考试内容和形式50

第七节 投入的比较50-52

第五章 完善我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体系的对策52-59

第一节 完善招生制度,拓展生源渠道52

一、实施免费职教师范生政策52

二、探究本硕连读制度,提升培养层次52

三、实施单独招生,定向培养52

第二节 大力推进“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52-54

一、推进卓越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改革53

二、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职业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53

三、完善就业环节53

四、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53-54

第三节 开辟职教师资培养国际化道路54

一、开展优秀职教师范生国际交流项目54

二、实施教师出国研修项目54

三、建立海外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54

第四节 突出能力建设,全面实施综合教学改革54-57

一、产学研结合渗透培养全过程54-55

二、加强和突出实践能力培养55-56

三、实现课程改革,采取模块式课程56-57

第五节 完善职教师资培养相关的制度建设57-59

一、建立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协作对话机制57

二、实施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57

三、健全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制度57-58

四、加大投入,提升学校基础能力建设58-59

德语毕业论文德语论文范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