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魏玛时期(1918.11-1933.1)德国的视觉文化为探讨对象,通过追寻这一时期视觉图像背后的性别、阶级、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等文化内涵,来反观这一段独特的社会历史。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史探讨措施,视觉文化探讨寻求的是将艺术史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历史视角与文化探讨的特殊个案略论以及知识化措施融合在一起。这一方面反映在探讨对象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反映在关注点的不同。在对象范围上,视觉文化不但要关注所谓的“高级”艺术,还要关注家居、广告、明信片、摄影、电影、电视等等大众文化。在关注点上,视觉文化不仅关注客体,还关注主体,关注艺术著作使得它们的作者和观者置身于文化意义和权力关系相互交错的网络中的那些措施。基于以上的理解,本文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首先对视觉文化探讨的基本状况作出总体性的描述,并在对艺术品意义进行追寻的层面上阐释了视觉文化探讨与艺术史的关系,接下来对德国的视觉文化探讨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通过电影、摄影、柏林达达、魏玛的新建筑以及当时广告招贴中的新女性形象五个方面来考察魏玛时期的德国社会。本文的目的,不是仅仅尝试一种阐释视觉图像的新措施,而是希望通过不同的侧面,借助视觉文化探讨的措施来复原出魏玛时期德国社会的一段独特的历史面貌。
【关键词】:视觉文化 视觉图像 照相蒙太奇 大众文化 白领阶层
摘要4-5 Abstract5-6 目录6-9 第一章 绪论9-21 1.1 视觉文化探讨综述9-13 1.2 视觉文化探讨与艺术史13-16 1.3 德国视觉文化探讨16-18 1.4 德国视觉文化探讨的理论基础与本文结构18-21 第二章 从战争创伤到社会批判:魏玛时期的德国电影21-40 2.1 魏玛初期电影的时代背景21-25 2.1.1 战后初期的德国社会22-23 2.1.2 德国早期的电影工业23-25 2.2 战争创伤的艺术表达:魏玛初期的表现主义电影25-34 2.2.1 生存策略:作为出口竞争的表现主义电影25-27 2.2.2 战后的内心独白:《卡里加利医生的小屋》与战争记忆27-30 2.2.3 无处逃遁:另一种战争记忆30-32 2.2.4 重建威权:从《腓特烈大帝》到《街道》32-34 2.3 从冷漠到批判:1924年之后的魏玛电影34-40 2.3.1 1924年之后的魏玛社会34-35 2.3.2 普遍的冷漠:新客观派潮流中的魏玛电影35-37 2.3.3 公开的社会批判:前希特勒时期的有声电影37-40 第三章 视觉化的纳粹:希特勒与魏玛时期的德国政治摄影40-50 3.1 前希特勒时期的魏玛社会与魏玛政治摄影40-44 3.1.1 前希特勒时期的魏玛社会40-43 3.1.2 魏玛时期的新闻业与政治摄影43-44 3.2 希特勒与魏玛政治摄影44-50 3.2.1 照相蒙太奇中的希特勒44-46 3.2.2 视觉化的身体:元首崇拜46-50 第四章 作为政治运动的柏林达达50-69 4.1 柏林达达的形成51-55 4.1.1 柏林达达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51-54 4.1.2 柏林达达的形成54-55 4.2 作为政治反抗的柏林达达55-63 4.2.1 照相蒙太奇:政治反抗的策略55-58 4.2.2 受伤的士兵:反对独裁主义58-60 4.2.3 大众传媒:柏林达达的武器60-63 4.3 “半机械人”:探究杂交身份63-69 4.3.1 “半机械人”的概念64 4.3.2 身份探究:柏林达达艺术品中的“半机械人”形象64-69 第五章 城市景观和大众社会--魏玛的城市新建筑69-82 5.1 魏玛新建筑的前奏:德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69-72 5.1.1 德国的工业化69-70 5.1.2 技术的进步与德国的城市化70-72 5.2 魏玛新建筑的现代性表征72-77 5.2.1 魏玛新建筑的社会空间:白领文化与大众社会72-74 5.2.2 魏玛新建筑中分裂的现代性:办公大楼和公众住宅区74-77 5.3 城市景观中的魏玛建筑外观77-82 5.3.1 消除战争的记忆:建筑的新面孔77-79 5.3.2 民主政治的象征:魏玛建筑中的玻璃文化79-82 第六章 身体的表征:魏玛广告中的新女性形象82-95 6.1 新女性的社会背景:美国主义和魏玛妇女性解放82-85 6.1.1 美国主义82-84 6.1.2 魏玛时期的妇女性解放84-85 6.2 现代的启示:男性气质化的新女性形象85-89 6.2.1 建筑化的新女性形象86-88 6.2.2 新女性时装的外观策略88-89 6.3 身份的表征:魏玛香烟广告中的新女性形象89-95 6.3.1 香烟的象征90-91 6.3.2 身份的表征91-95 结论95-97 图片说明97-99 参考文献99-106 附录:魏玛共和国大事年表106-118 ,德语论文网站,德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