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业化建设是一百年来德国汉学发展的突出特点。起初,有关中国的探讨服务于德国的殖民扩展政策。及至20世纪初,在德国大学中建立汉学这一新专业的呼声日益高涨。1909年,德国汉堡殖民学院设立了首个汉学教授席位。此后,汉学探讨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经历了第一次繁荣,但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却遭受重创。直至60年代汉学专业才从战争创伤中恢复并在更多的德国大学中得到了巩固。汉学的发展使对中国文学、文化、历史的深入探讨成为可能。著名作家德布林、黑塞、卡内蒂、艾希等人进而在著作中成功实现了文学构思与中国思想宝库的融合,最终也给德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德语专业; 以1909年德国第一位职业汉学家福兰阁(OttoFranke,1863-1946)在汉堡殖民学院(HamburgerKolonialinstitut)就任汉学教授为标志,德国的专业汉学迄今恰好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一百年间,德国汉学对推动中德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影响,同时也深深作用了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德语毕业论文,德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