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语言学:《外来词的德语化进程》 但是几个世纪以来德国人对待外来词就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外来词的接纳和使用同反对外来词的斗争和外来词德语化进程一直都是同时进行的。16世纪以前,《圣经》和其他一些宗教书籍都是用拉丁语书写的。历史上由于德国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经济落后,在语言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语言的作用。普通德国人是看不懂的。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将《圣经》从拉丁语翻译成德语,形成了近代标准的书面德语,后来在德国广泛传播开来,不仅对德语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沉重地打击了当时强大的拉丁语之风。 17世纪,法语在德国大行其道,一些学者、语言学家对此持批评拒绝的态度,即所谓的“纯语主义”(Purismus)。他们成立了很多语言协会,德语论文网站,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1617年在魏玛成立的丰收学会(Fruchtbringende Gesellschaft)和1643年在汉堡创办的德语思维互助合作社(Deutschgesinnte Genossenschaft)。这些语言学会尝试着将外来词德语化,其中有些很成功,例如Anschrift代替Adresse,Augenblick代替 Moment,留学生论文 Bücherei代替Bibliothek,Zweikampf代替 Duell,Grundstein代替Fundament,Verfasser代替Autor等。 当然也有一些很可笑的,例如Gesichtserker 代替Nase,Nachruf 代替Echo, Tageleuchter 代替Fenster等。 尽管如此,丰收学会对纯洁德语、抵制外来词的贡献还是不可小视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年轻的书面德语就无法对抗强势的拉丁语、法语。18世纪后期,排斥外来词的呼声又高涨起来。1795年Johann Friedrich August Kinderling撰写了《对于德语的纯洁》,还有Johann Friedrich Heynatz等学者也了很多文章要求减少外来语对德语的作用。 尤其是卡姆佩(Joachim Heinrich Campe),他编写了外来词德语化字典《外来词德语化及其说明》。书中他将很多外来词德语化,为外来词找到德语的相应表达。例如Freistaat 代替Republik, Einzelwesen 代替Individuum , Festland 代替Kontinent , Minderheit 代替Minoritt 等。与此同时,当时很多诗人、作家、哲学家开始在自己写的文学著作和哲学论作中尝试使用德语词汇和德语表达,德语专业论文,这些努力都丰富了德语的词库。1871年后德语语音和书写渐渐统一。排斥外来词与民族尊严和民族的自我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掀起了新一轮的反对外来词的斗争。 1874年海里希•斯特凡(Heinrich Stephan)就将邮政系统的760多个外来词改为德语,例如Postkarte代替Korrespondenzkarte ,Postanweisung代替Mandat ,Fernsprecher 代替Telephon等。这场运动的高潮就是普通德语语言协会(Allgemeiner Deutscher Sprachverein)的建立。它的创立者是不伦瑞克博物馆馆长黑尔曼•里格尔。 1886年出版了他们的会刊《Zeitschrift des Allgemeinen Deutschen Sprachvereins》,1925年改名为《母语》(Muttersprache)。但是二战时被一些民族主义分子利用,宣扬大国沙文主义思想。1945年后,该协会否定了这种宗旨,并且重组为德语语言协会(Gesellschaft für deutsche Sprache)。二战后,同其他语言一样,德语受到了来自英语的强大冲击。2004年有人曾做过统计,在过去的10年,德语新出现的700个词汇中40%以上是英语外来词或英德混合词。 在电视、广播、广告、杂志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英语铺天盖地而来。许多语言学家,媒体都对此表示了担忧。德国一些政要也曾号召德国人要与“破坏德语的现象”作斗争,认为 “滥用外来词的现象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同时,很多外来词的使用也很不规范。1998年生效的德语正字法就对外来词的书写、重音、大小写以及语法使用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德语学习者可以参考一下,以便能正确地使用这些外来词。外来词对德语的发展起过很重要的影响。但过多地使用外来词也会导致外来词的泛滥,以及对母语的冲击。几个世纪以来德国反对外来词的斗争和德语化运动尽管有时会走上极端,但是他们创造大量的德语词汇来代替外来词,不仅丰富了德语词库,也有力地保护了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