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熟语看中德文化异同[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1.引言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指出,语言反映的是各个语言群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语言中的词语表达的是这个群体世界内的一个固定含义。①也就是说,“不同民族的语言对同一事物的思维认识几乎都是一致的,但是各个民族对同一事物的表达却很可能各有不同――无论是在词汇、语法还是语义、语用上,不同民族的语言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而不同语言间的异同其实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异同”。②
  2.熟语与文化
  由此可见,语言是一面反映各族人民文化的镜子,而语言中的某些特殊语言现象则更能反映各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就包括熟语这一典型的语言形式。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③
  作为形象生动的语言形式,熟语具有以下两个特征:①熟语是经过加工提炼且已定型的语言形式。我们平时使用的熟语大都是已被全社会接受理解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随意改动。②熟语的形式比较灵活,既可以是词组,又可以是句子。
  熟语在外语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一直都是难点,因为要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熟语并非易事,它受到包括民族、历史、社会、生活,以及语言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德语中,“熟语”一词对应的词是“Redensart”,主要包括惯用语、谚语和格言。本文将就动物熟语这一典型的熟语类别略论它反映出的中德文化异同。
  3.中德动物熟语对比及其文化异同
  在德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以动物作喻的熟语。可是由于中德两种文化观察动物的角度并非完全一致,关注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这些动物熟语也有较大的差别。本文拟通过比较几种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典型的动物(狗、马、羊等)的熟语,找出这两个民族在文化及思考方式上的异同。
  3.1有关狗的熟语对比及其文化异同
  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在中国,狗经常用来看家护院。虽然狗有时会被作为忠实的象征,但在汉文化中形象很差,是低贱、不知廉耻和阿谀奉承的象征。汉语熟语中有“狗腿子”、“狐群狗党”、“鸡鸣狗盗”、“鼠窃狗偷”、“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狗胆包天”、“狗不理”等,全都具有负面色彩。
  而在德语中,狗也具有卑贱狡猾的贬义。例如:“sich wie ein geprügelter Hund davonschleichen”(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jn.wie einen Hund behandeln”(虐待或很卑劣的对待某人);“ein krummer Hund”(肮脏卑贱的人)。以上这些例子均为贬义,与汉语有所不同的是,在德语中有许多对于狗的比较中性的熟语。例如:“da liegt der Hund begraben”(这是真正的症结所在④);“müde wie ein Hund sein”(筋疲力尽);“frieren wie ein junger Hund”(感到特别冷⑤);“bekannt sein wie ein bunter Hund”(尽人皆知,大家都很熟悉⑥);“wenn die Hunde mit dem Schwanz bellen”(某事绝不会发生,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⑦)。这与德国人将狗长期作为家庭宠物,视狗为人类的亲密伙伴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德语中的狗还可以表示贫困潦倒的意思,例如:“auf dem Hund sein”(极其穷困,处于困境);“jn.auf den Hund bringen”(使某人破产、堕落)。
  3.2有关马的熟语对比及其文化异同
  马在两国语言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在汉语中,马被看作精神、活力的象征。有关马的熟语除了少数如“拍马屁”是贬义的,大多数都是褒义的,例如:“养马比君子”、“马有龙性”、“龙马精神”、“马到功成”、“快马加鞭”、“千里马遇到伯乐”等。这些熟语都强调了马的精神,德语论文,赋予了它高尚的人格和一种气宇轩昂的形象,从一定层面反映出汉民族对马的特殊喜爱。
  在德语中,有关马的熟语则主要强调的是马的力量。例如:“jn.bringen keine zehn Pferde dorthin”(十匹马都休想把他拉走,他绝不会去那里);“das h?�lt kein Pferd aus”(谁也忍受不了,连壮马都吃不消);“ein sanftes Wort zieht mehr als vier Pferde”(一句温柔的话语胜过四匹马的力量)。另外,“das Pferd kennt seine Staerke nicht”(马认识不到自己的力量),又利用了马的愚蠢的含义。而理解“Trojanisches Pferd”(特洛伊木马,意指带来灾难的礼物)则必须与欧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紧密结合起来。
  3.3有关羊的熟语对比及其文化异同
  在汉语中,一方面,羊被看作财富的象征,表示好的事物。这与远古时代羊曾经充当货币等价物并且是比较常见的祭祀物有很大的关系。例如:“顺手牵羊”(顺手拿走别人的东西,喻偷窃)、“争鸡失羊”(喻贪小失大)、“爱礼存羊”(因爱惜古礼而保存所需的祭羊,喻为维护根本而保存有关礼节)、“挂羊头卖狗肉”(喻以好的名义作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⑧)。另一方面,羊代表着力量的弱小,“恶虎扑羊”、“虎入羊群”“羊如虎口”等在这方面均有体现。
  总体来讲,汉语中绝大部分有关羊的熟语都利用了羊的形象的褒义成分,并且使用时只泛泛地使用“羊”这一个词,没有过多细分;而德语中一个很明显的不同是,有关羊的熟语表达可以区分为多个词语。
  ①“Bock”表示公羊、山羊,使用时多突出了它的执拗和破坏性,常用贬义。如:“steif/stur/stinken wie ein Bock”(十分固执);“den Bock zum Gaertner machen”(让羊去看守菜园,喻用人不当);“einen Bock schiessen”(犯大错⑨)。②“Schaf”表示绵羊,通过前面加上形容词表达的意义十分迥异。如用来表示某人有耐心、好心肠――“ein geduldiges/gutmütiges Schaf”;表示性格怪异――“das schwarze scharf der Familie”(家庭中不合群的怪人);“ein r?�udiges Schaf”(害群之马、败类)。另外,由此派生出的“Sch?�fchen”(小绵羊)还可表示利益、财产的意思――“seine Schaefchen ins trockene bringen/im trockenen haben”(牺牲他人的利益以确保他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③“Lamm”表示羔羊,强调它的纯洁、温顺和驯服。熟语中“羊”的使用常与基督教相联系,表现出德语的基督教文化背景。如:“Lamm Gottes”(基督教指上帝的羔羊――耶稣);“sich wie ein Lamm zur Schlachtbank fuehren lassen”(任人宰割,逆来顺受);“sanft wie ein Lamm”(像羔羊一样温顺);“verirrtes Lamm”(迷途羔羊)。
  可见,德语熟语对羊区分得很细,这是因为日耳曼民族长期处于游牧社会,牧羊是他们极其重要的生活保障。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养羊是人们从事的一个副业。因此,这些熟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为游牧民族的日耳曼民族与羊的关系的紧密程度远远超过了农耕为主的汉族。

  3.4其他动物熟语对比
  在汉德语言中,使用异同比较大的还有以下几种动物。在这里只作简单介绍。
  例如:龙在汉语中代表皇权,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绝对的褒义象征――“真龙天子”、“望子成龙”、“卧虎藏龙”、“乘龙快婿”等。德语中的“Drache”完全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残害人类的动物,在神话传说里往往被上古英雄杀死,借用到生活中,如“eine wahre Drache zu Hause”,表示“家里的泼妇、母老虎”。
  喜鹊也很典型。通过汉语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在汉民族眼里是报喜和带来幸福的鸟,德语论文,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鹊笑鸠舞”(喜庆的祝词)、“魏鹊无枝”(表示贤才无所依靠)。而“Elster”在德语中完全没有褒义――“eine diebische Elster”比喻贼或手脚不干净的人,来源于喜鹊喜欢把闪光的东西往自己窝里叼的习惯;“geschw?�tzig wie eine Elster”是形容碎嘴子、喜欢饶舌的人。
  另外,德语中的“Schwein haben”表示幸运,这是令许多中国人不解的。这源于过去比赛的最后一名会得到一头猪作为奖励,意味着捡到了好东西。在德语中没有与虎相关的熟语,这是地理因素造成的:欧洲大陆不适合老虎生存。因而有一个熟语“sich in die H?�hle des L?�wen wagen”,虽形式不同,却颇具有汉语的闯“虎穴龙潭”的意味。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汉德几种动物熟语的对比略论我们可以得出: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是与该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的。不同文化的异同造成了各个语言丰富多彩的个性。这种个性表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共存于人类生存空间的动物,不同的文化群体对其理解也都各不相同。因此当人们将这种理解的异同运用到生活化幽默化的词汇中时,如动物熟语,就会很明显地反映出该文化群体或者该民族的文化特点。文中的略论就证明了这一点,中德动物熟语的差异反映出了人类对动物认识的共性,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了这两种文化在民族历史、生活传统、生存方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个性。由于篇幅和我的水平有限,本文仅就比较简单的动物熟语进行了对比略论,有关两国文化异同的阐述还不够深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斧正。我希望,本文能够加强读者对两国语言的敏感性,能从更深层面理解两国的文化异同。
  
  注释:
  ①Hoffman,Ludger(Hrsg.).Sprachwissenschaft Eine Reader,2.Auflage,Berlin,2000.S.11
  ②Hoffman,Ludger(Hrsg.).Sprachwissenschaft Eine Reader,2.Auflage,Berlin,2000.S.11
  ③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第七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246.
  ④在德国的民间故事中,狗经常是蹲在土坑里看护财宝,发现了狗就等于发现了所要寻找的东西。
  ⑤源于小狗出生时浑身哆嗦的样子。
  ⑥因为绝大多数狗是单色的,花狗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⑦原意指狗用尾巴来叫,和中文的“公鸡下蛋,母鸡打鸣”有异曲同工之处。
  ⑧这个熟语应用对比的手法再次充分反映出狗的低劣形象。
  ⑨源于在射击比赛中,最差的射手会得到一只羊作为安慰,而羊因其难闻的气味是人们最不愿意接受的奖品。
  
  参考文献:
  [1]Hoffman,Ludger (Hrsg.) Sprachwissenschaft Eine Reader.2.Auflage.Berlin,2000.
  [2]R.克林斯曼.Deutsch-Chinesisches Sprichwoerterlexikon.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
  [3]Inese inkure:Eine kontrastive Analyse von Tierphraseologismen im Deutschen und im Lettischen.In:省略/aspx/getdocument.aspx?logid=5&id=3328E513-07D2-496A-8EE0-264FCC1E20A0.2017.10.11.
  [4]陈忱,朱建华.中德熟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上海:德国探讨,(2004),VOL19,4:68-72.
  [5]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第七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6]郑华汉.Lexikon deutscher Redensarten.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
  [7]郑华汉等.德语惯用语双解词典.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