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究[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采用在教学中巧借导语渗透德育、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妙用插图渗透德育、在习作中渗透德育和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等途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科教育和品德教育相互促进,真正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新课标
  
  所谓“教书育人”就是要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既要向学生传授各门学科的内容,学会各种文化知识,又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一个思想好、品德高的人。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德语论文题目,获取新知识,关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关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科教育和品德教育相互促进,真正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
  那么,德语论文题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1.在导语教学中渗透德育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不但可将学生迅速引入课堂内容之中,还可以在无形中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教育学生的内容,精心设计,以起到教育学生的影响。好的导语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影响。如在教学第九册《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青年突然间失去了双腿,从此,他的世界天昏地暗,他苦闷、失落、彷徨、迷惘,甚至想到了自杀。而母亲则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关怀着自己的儿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哪怕这种关心并不被儿子理解和接受。多年之后,当儿子终于理解了母亲的一片苦心,但一切都太晚了,母亲永远不能享受儿子的孝顺……母亲永远地去了,儿子的良心受到了一辈子的鞭挞与自责。”短短一段导语,学生静静聆听,他们眼里闪动着泪光,我也从他们的双眼中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心灵受到的震颤,接下来的学习阅读过程,孩子们在这种震颤的感情基调中随着文本一步步深入地去感悟母爱、寻找母爱、体验母爱。
  2.在拼音教学中渗透德育
  拼音是小学低年级首先接触的内容,这样是学习的起步阶段,但是拼音非常的枯燥、无味,老师就要借用直观具体的事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德育渗透。巧编故事,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是拼音教学渗透德育的常用措施。如教学j、q、x与ü相拼要去掉两点的规则,我就会给他们将一个对于小ü的故事:有一天小ü妹妹出去玩,不小心摔了一跤,坐在路边伤心地哭着,大哥哥jqx看见后连忙把小ü妹妹扶起来,帮它擦掉眼泪。从那以后小ü见到jqx,去掉两点还念ü。通过这个形象生动的故事,既帮助孩子们记住了这个规则,又让孩子知道同伴之间要相互帮助。
  3.在文字训练中渗透品德教育
  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因此,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决不能在知识讲完以后,来一段“课后语”,另搞一套政治说教。换句话说,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要做到水乳交融,而不是油水分离。
  4.在插图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它们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使用这些插图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如在教学《挑山工》、《古井》、《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课文时,我就有侧重点地利用插图改变了课型及课的结构,变文字为看图写话、表演小品剧等,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去感悟课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这样就避免了说教,使“朝着一个目标一个劲向前就不会落后”、“邻里之间要互相关心”等德育目标更贴近学生,使他们乐于接受。
  5.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能培养他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描述了桂林山水秀丽的景色。词语优美,句式整齐,应用贴切的排比句、比喻句,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中,我应用教材的插图、幻灯图片和录音带,在帮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轻快、有节奏来朗读第二、三节。学生通过生动地朗读,得到了美的享受,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情感。
  6.在习作活动中常渗透德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德育渗透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常说“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这说明人品对文品的作用非常大。历史上的好多名人,由于其人品不佳,常为后人诟病,如宋之问、沈括、周作人、培根等。所以,要作文须先做人。如在教学《生活告诉我》这一次作文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经历,选择自己真实的生活素材来写作。有的学生还写出了:“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自己善待别人,别人才会善待自己”等具有哲理性的警世句。于是,当我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或思想上存在矛盾时,就用这些名言警句来引导激励学生,把德育教育与写作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7.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语文课是开放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具有教育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如春游,热爱家乡活动,各种节目活动和演讲。并把活动后的感想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写作活动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凌枝.寓德育于语文教学[J].学苑教育,2017(05).
  [2] 程俊.把德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J].成功(教育),2017(04).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