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因其极不规则的建筑造型和异常复杂的空间构成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是本届上海世博会最具创意和挑战的外国国家自建馆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德国馆的建筑设计理念、富有创意的功能组织、流线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节能环保等相关内容。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设计理念 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当代欧洲城市的基本特征,德国城市也正是因为汇聚了这种多姿多彩和独特的多元融合才构成了她特有的生活品质和生命力。因此,如何既保持城市的多样性又不放弃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成为当代城市不断探究的主题。通过这件著作,设计师向我们呈现了他们理解中的未来城市的形象:“和谐都市――一座在更新与保护,创新与传统、城市化与自然,集体与个人、工作与休闲、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取得平衡、和谐的城市。” 设计利用人造物与自然景观在空间上的叠加、天然木材与现代高科技复合材料的混合使用、自然曲线与硬朗的几何形体的组台等多样元素的对比应用来表现现代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巧妙地将上述主题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城市生活与田园风景的多姿多彩再现其间。既体现了德国现代高科技的精美、精准,又看得出源自德国传统文化的深远作用。设计概况 2017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位于世博园c片区,属一类外国国家自建馆,主要功能包括展览,互动剧场,餐厅、办公及辅助用房等。其中展厅面积近1300m2,剧场面积560m2,可同时容纳1300人观展。 建筑共4层,总高20m,1~3层为辅助用房区,4层为展览区,采用全钢结构。馆外形设计为极不规则的造型,就像一个巨大的,可漫步其间的三维空间雕塑体。建筑由三部分组成:“z”形的展厅、倒圆锥台形的剧场和自然景观覆盖下的辅助用房。展厅架空在场地上方12m的空中,四个展厅首尾依次相连,并与剧场在第3层回廊连为一体。剧场位于东北部,内设3层观演回廊,中央内庭高12m,安装有一只由400000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被称为“动力之源”的金属互动球,它是德国的科技人员耗时1年半专门为本次世博会设计研制的。辅助用房顺应绿色景观的走势呈阶梯状,紧贴基地南边的北环路布置,馆内所有的后勤、辅助及部分安全疏散出入口全部由该侧进出。 观展人流的主入口位于建筑的北边,面向街坊中心广场,以问询处为中心轴,设计将建筑底层区域一分为二,一边是自然景观,迷宫样的候展步道穿梭其间,步道两侧布置了代表德国16个州特色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展窗,参观“和谐之城”从这里开始,人们沿着缓缓的候展坡道,拾级而上,进入展厅入口隧道,依次参观展厅和剧场。另一边是城区空间,这里有一个室外舞台和举行各类活动的小广场,以及餐厅、酒吧和纪念品销售等多样的城市功能。参观完展厅和剧场的观众从这里离开“和谐之城”,回到街坊中心广场。整个观展流线经过设计师巧妙地安排,既通畅又极富想象力,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观展过程。 结构设计 德国馆空间组织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将全部展览空间置于绿色景观的上空,展厅1、2。3、4,首尾依次相连,外部被一层银色网格状的膜材料包裹,且均为空间不规则形体,底部由5组共计22根圆形钢柱撑托。四个看似不稳定的建筑体量,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支撑获得整体稳定平衡的状态,德国馆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同时,也暗含了“和谐城市”的内在本质。这种类似“底层架空”的做法,可以留出更多的场地给参观者进行室外活动和布置景观绿化,同时空中的展厅也为排队等候参观的人提供了天然的遮阳、避雨之地。然而这一空间组织效果给结构设计带来了空前的挑战。首先,设计师将看似极其复杂的建筑形体,通过力学略论,拆解为基本的力学计算单元,各单元受力明确,又有机地联合起来,应用简单的力学模型来完成复杂空间结构的设计。其次,结构设计从方案起就与建筑形态设计密不可分,为保证建筑的功能和造型需要,采用了多种结构形式,摆脱了传统的规则布置,使其既灵活轻巧又与建筑造型完美统一。第三,展厅部分选用由圆钢管柱托起的钢框架箱体,配合钢棒拉杆十字撑与基础相连,展厅的每一个横断面都是一榀平面框架,利用建筑空间产生的结构空间效应来减少结构构件的尺度,实现了结构布置的最优。 此外,建筑设计同时也采用多种方式来有效利用结构空间,以便可以最大化的,严苛的控制建筑体积,保证建筑外形的简洁、干净。如根据结构布置设计展厅楼面的不同标高来丰富展厅的内部空间j利用结构构件布置的空间设置技术夹层,垂直疏散楼梯、自动扶梯等;根据设备管线布置的需求局部调整结构布置形式;甚至将设备管线走在结构构件内部等。 节能与环保的设计理念 1.绿色庭院 工业革命后,在欧洲城市普遍唤起了对持久有效地利用能源的生活态度的觉醒,引发了注重将自然景观融于城区空间的建筑设计趋势。德国馆在参观入口等候区引入了大面积的起落有致的人工绿化草坡,采用模块化、无土栽培技术,以德国本土的自然风光为蓝本,由场地北边逐步延伸而上至辅助用房的屋顶,配合架空展厅形成的自然遮阳,可以大大改善建筑局部的热环境。 2.双层表皮 展厅的外围护结构采用了双层构造的设计。主结构外侧首先是包裹着一层100mm厚彩钢夹芯板,具有保温、防水,防火及保护内部结构的功能。在夹芯板外侧是一层开放的,网格状膜,该层膜由PVC涂层和聚酯纤维基布复合而成,由次结构支撑,包裹出建筑复杂的三维造型,不仅具有装饰的影响,还具有通风,遮阳以及反射一部分太阳光辐射的功能,对提高建筑整体的热工性能具有很好的辅助影响。双层的构造设计同时也为机电设备、管线的设计创造了空间,机电设备、管线穿行在夹芯外墙板和膜之间,展厅于是成为一个恒温恒湿的纯建筑空间,使布展设计获得了最大的自由。此外,为了进一步减少建筑的能耗,展厅整体上是封闭的,只有少数几处对外开放,均是在不同展区的交界处。如展厅1~2的交界处以及展厅2~3的交界处。配合展览布置要求,允许少量自然光线进入。 3.绿色能源 由于世博会举办期在5~10月,是一年中日照最充足的时间,因此德国馆在东,南、西三面安装有太阳能集热板,可为馆内提供充足的热能。 4.因地制宜 针对临时建筑的特点,选择经济适用的本地材料和适宜的建筑手段,最大化地减少对环境的作用。以可拆装脚手架代替固定的钢结构铺设的绿化景观及候展步道,既有高度的灵活性又可以被重复多次地使用。脚手架采用简易的可移动的预制混凝土垫块作为基础,取代固定的混凝土基础,工人可以现场调整、安装,既减少工程量又节约了工程造价。 绿色景观下面以自然渗水地面取代传统的硬质混凝土地面,德语论文题目,雨水可以迅速被排走,德语论文范文,同时为撤展后土地的再使用创造了方便。结语 “2017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将以一个多面的、富有创意的民族形象,以追求创新,面向未来的国家风貌出现在世博园区内,她既珍视保护文化根基和维护传统,也给未来城市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既和谐共生又避免千城一面、毫无特色的设计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