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好人――卢安克[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家,他的家人就是他的后代;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如果一个人为了他的学生,学生就是他的后代;
  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的发展,那么人类就是他的后代。
  
  他是一个“怪人”,不吃肉、不喝酒、不抽烟、不赌博、不恋爱;他来到不通电话、不通公路、村民只会说壮语的大山深处给农村里的孩子教课,而且不要一分钱的工资。令人费解的是,他竟然还是个外国人。本县给工资,都没有人愿意来这里教书,而他一个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做这个事情,他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呢?
  
  村里来了个“洋雷锋”
  
  2001年7月,广西东兰县坡拉村林广屯广拉队来了一个金发碧眼、瘦瘦高高的外国人。人们围着这个外国人指指点点,“这是个什么烂仔,把头发染成这颜色!”因为第一次见到外国人,乡下的老头儿说。还有大人对哭闹的小孩说:“小心被外国人听见,把你拐到外国卖掉!”小孩们便立刻止住了哭声。
  刚刚停下来,外国人就用普通话对几个年轻人说:“我要在这里办学校,免费教你们。”几个能听懂普通话的青年笑了,他们觉得这个外国人太奇怪了,干吗要来这里当雷锋呢?
  这个人来自德国,名叫卢安克,当时他33岁,他来这里是要进行自己的教育探讨,之所以来到这个不通电话、不通公路、村民只会说壮语的偏僻小山村,是因为他觉得这里的孩子没有学上,更需要他。
  卢安克出生在德国汉堡,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1990年夏,一次为期三个月的中国之旅,改变了他的一生。1992年,他来中国东南大学留学。卢安克从1999年开始在中国农村义务教书。他发现中国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问题,比如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压抑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又比如过于注重分数,忽视了素质的培养。他想告诉天下的家长:一个人的生存,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理念,他就永远找不到自我的力量。
  2001年,他来到了广西最贫穷的小县城之一――东兰,他先在县里一所中学义务教学生英文。因为他自己的中文就是根据生活中的语感学习的,所以他把自己的经验也带到教学当中,他不用课本也不给学生进行测试,而是鼓励学生用英语说话。卢安克在文章中写道:“如果学生能够造这样的句子,Run like the kite(像风筝一样跑),I can fly the bike(我能像自行车一样飞)。这是多么有想象力的句子,可是根据中国的考试,这样的句子是错的,因为没有这样的标准答案。”
  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一个学生说:“我们从来没上过这么精彩的课,老师让我们有了发现的眼睛!”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期中考试全班的英语考到全校最后一名!只有6个学生及格,全班平均分只有20分。很多学生哭了,卢安克也很伤心。家长们对卢安克意见很大,他只能选择离开,来到了广拉队这个深山中的小村庄。
  在广拉队,卢安克以每月10元的价格向当地村民租了一间泥瓦房,开始了“办学”。因为是免费招生、免费上课,不久,就有十几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来到课堂上。
  来上课的年轻人听不懂普通话,只能说壮语,而卢安克又听不懂壮语,只能说普通话。开始几天,有大人帮忙翻译,但他们理解不了卢安克的想法,总是对学生说:“看,卢老师多伟大,他来这里和我们一起生活,解决文盲问题,让我们富裕起来。”
  可卢安克真不是来扶贫的,他认为,如果只帮村民们赚钱回来,他们的生活只会获得物质上的改善,而他们的内心只会越来越空虚,他来这里是培养这些年轻人的创作能力的。
  第一个月,大人们纷纷跑来,看这个外国人到底怎样上课。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卢安克不让学生坐在下面望着老师,而是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大人们就说:“这样做不行,你不能和学生一起坐在一个桌子边。老师要用黑板,这样才像学校。”还有人说:“课本在哪儿?上课不能没有课本啊!”卢安克说:“如果我用现有的课本,那我们的学习过程,永远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请你们安静一下,不然学生听不见我的声音。”
  卢安克的课就是在这种乱哄哄的环境中进行的。两个月之后,大人们的好奇感才过去,这时卢安克才能没有干扰地进行教育活动,他先从拼音开始教学生普通话。
  
  仅仅为了钱去工作是可惜的
  
  因为卢安克是外国人,村民想让卢安克到县里找领导,给村里修一条路。卢安克没有答应,他鼓励大家自己修路。“像修路这样的大事,都是上面安排好的啊!”一个学生说。“你们的生活到底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呢?”卢安克回答。
  此后,在课堂上,卢安克让大家讨论要修一条什么样的路,想到要自己修路,同学们好奇而激动地讨论着。村里实际上没有路,人都在排水沟里走,有太阳时又晒又热,雨天又不能走。
  远在国外的卢安克的哥哥得知学生们的方案后,深受感动,他决定给卢安克2800元钱,鼓励卢安克实现学生们的愿望。接着,卢安克和学生一起又拟了一个修路报告,贴在村里。小山村一下子就沸腾起来,村民们看到报告后立刻开会,然后行动起来。每个参与到其中的村民都是激动和兴奋的,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由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修的路!
  终于,这条宽仅0.6米,长不足300米的小路竣工了。这条路结束了村民们世世代代在排水沟里行走的历史,也让村民们意识到:只要会用脑,会动手,生活还是会得到很大改善的!
  在修路的过程中,卢安克发现因为年龄太大,这些十七八岁的学生只能完成任务,却不会自发地创造,因为他们的感觉基础已经很难培养,而要培养这样的感觉必须从儿童开始。卢安克想教给学生的不是任务本身,而是一种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
  2003年,卢安克离开了广拉队,来到了5个小时山路之外的板烈小学。刚开始大家对他心存戒备,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外国人真的能够到农村踏踏实实弄教育,没有人相信他会是一个没有功利目的的人。
  板烈村民们搞不懂,卢安克为什么不去挣钱呢?来中国前,他的父亲也很担心儿子今后不能赚到钱。
  为了尊重父亲,卢安克找了一份能赚钱却并不适合他的工作――卡车装卸工。他每天要扛3000个包。他把赚到的钱全部交给了父亲。他告诉父亲一个道理:仅仅为了钱去工作,是可惜的。
  后来,父母理解他了,并开始资助他。目前,卢安克用的钱都是父亲从退休金里省出来的。一年5000元人民币,直到因为欧元升值和德国银行利息增加的原因,才变成了1万元。即使这些不多的钱,大部分也是用在复印资料和捐款,以及学生的医疗费上。他在中国翻译出版的大量教育书籍的稿费全都捐给了慈善机构,他也从来没有接受过中国任何个人或组织的资助。
  也许从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卢安克的全家都很奇怪,他有一个双胞胎的哥哥,现在是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志愿者,而他的妹妹现在在非洲纳米比亚教书,他们都没有常人所理解的正常工作。卢安克的父亲是一个退休教师,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虽然父母老了,也需要照顾,但父母并不让卢安克留在身边,他们觉得如果把卢安克留在自己的身边就太可惜了,相比较起来,孩子们更需要卢安克。
  
  “我愿意为你做出不可能的改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板烈村人对他的误解和敌意慢慢消失,但卢安克碰到的更大难题是,他面对的是一群留守儿童,怎样才能够得到他们的信任和依赖呢?

  板烈村70%以上的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很多低龄儿童因为父母不在家,就要自己种菜、自己做饭,甚至连生病发烧的时候,也只能自己去医院。卢安克决定每个星期都要去家里没有大人的学生家住。虽然卢安克具体也做不了什么,也就是陪他们生活,陪他们玩。但孩子们像盼过年一样,盼着卢老师到自己家里住,很多孩子都亲切地叫他“卢老爸”,只是这个“老爸”像朋友一样,可以跟他玩耍,甚至可以捏他的鼻子揉他的耳朵,“老爸”都不会生气。
  这些留守儿童经常打架,令卢安克震惊的是,这些孩子竟然拿石头砸对方的头,如果不是躲闪及时,后果一定是流血!这种暴力举动怎么会发生在这些低龄儿童身上呢?卢安克陷入了深思,他希望找到一种措施,能让这些孩子变得文明起来。
  电视剧和录像成了当地孩子们主要的娱乐方式,以及了解外界的重要渠道。受港台片的作用,几个男孩自称“老大”,经常欺负别的同学。
  卢安克便写了一个叫《和平剑》的剧本,让孩子们共同来演。故事说的是一个叫荣志的小孩,一心想当英雄,他历经种种磨难追求到了和平剑,但这把剑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帮助人也能伤害人,甚至包括自己。荣志经历了外来的种种诱惑,也抑制了内心的种种欲望,最终才成为真正的英雄。
  拍摄结束后,卢安克和孩子们一起观看拍摄结果。接着,他们又开始谈和平,谈宽容,谈不断变化的生活。那一天,平时好动的孩子突然安静了下来,阳光照在孩子们的脸上,每张脸上都是无限神往、期待的表情,整个班级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和谐。
  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正是卢安克期待的,当然,靠一个电视剧不可能完全改变孩子的性情。一天,两个学生在课堂上打架,卢安克说:“你们不能控制自己了吗?”两个孩子停下了手,一个孩子说:“我今天不行,你能不能让我站在外面啊?”卢安克点点头。课后,卢安克跟两个孩子说:“你们是同学,同学之间不能使用暴力,不能互相伤害……”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说:“卢老师,虽然我现在不能把以前的毛病都改掉,但我愿意为你做出我不可能做的改善。”卢安克知道,虽然孩子们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但他们在努力。
  看到这里乱砍乱伐很厉害,卢安克一方面报警,一方面用最质朴的话告诉学生:“树的根部像无数双大手,可以紧紧地抓住泥土,所以水土就不会流失,板烈就不会被大水冲走。”孩子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树可以保护自己的家,砍树就是破坏自己的家园啊!虽然现在板烈的原始森林已经没有了,但卢安克已经把保护环境的观念,带给了毁灭了森林的人们的下一代。
  卢安克在各地奔走,总是坐慢车、买最便宜的硬座票甚至是站票。到了乡下,他尽量搭乘农民的拖拉机。卢安克在板烈小学就住在学校简陋的管理室里,床是上下铺,上铺放着一大堆书。小偷总以为这个老外身上一定有钱,于是瞅准卢安克不在时撬窗而入。令小偷失望的是,把房间翻了个遍,根本没有找到钱,不甘心的小偷只好拿走了手电筒。
  卢安克不是没有办法挣钱。以他的知名度,到处都有学校想跟他“合作”,或请他去讲课。可卢安克知道,一些学校在乎的不是他的教育措施,而是想借他做广告,他们看重的是赚钱。卢安克全都拒绝了。
  2004年,卢安克的哥哥卢安思来广西看他,他送哥哥到南丹去坐车。在半夜返回山村时,突然,他乘坐的农用车轮子脱落,车身从几十米的山坡翻滚而下,在只差两米就要掉入红水河时,被一棵巨树挡住。
  卢安克和司机从变形的车身里爬出来,发现另一个朋友不见了,他们在漆黑的河边摸索了很久,最后在车底发现了他,朋友已经没气了。走了很长的山路,他们才找到一处有灯光的屋子,前去求援。
  这次车祸让卢安克的脊柱被压缩了三厘米。好几个月后,他才恢复过来。遭受如此重创,心疼不已的妈妈劝他回德国,但卢安克却说:“离开这里就不会有车祸了吗?”“但最起码不是在一个贫穷陌生的地方啊!回到家即便有什么事,你也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啊!”妈妈说。“这里已经在我的身体和心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的生命已经跟这里分不开了,我无法离开这个地方。”卢安克说。
  很多人都觉得卢安克是个怪人,一次,一位老师问他:“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不赌博、不恋爱,你的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卢安克笑笑说:“我有更大的乐趣啊!”“如果没了这5种享受,我一切的生活目的就没有了。”那位老师说。“如果我没有比这5种享受更有意思的追求,我早就没有兴趣活下去了。”卢安克说。
  不久前,有位板烈村民关心地说:“卢老师,你这么大年纪了,连个后代也没有,不觉得遗憾吗?”“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家,他的家人就是他的后代;一个人为了他的学生,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的发展,那么人类就是他的后代。”卢安克望着远方,一字一句地说。
  支教这么多年,卢安克从没有拿过一分钱的工资,他一个德国人,以一人之力,在做着中国教育最需要但少有人做的事!2017年,当地人推荐卢安克参加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他得知后赶紧给评选委员会写信,说自己只是做了想做的事情,让他们别选自己,他在信里说“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2017年,又有无数网友推荐卢安克参加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卢安克还是拒绝了。
  在中国,卢安克从青年变成了一个41岁的成年人,然而,他没有家,没有房子,没有孩子,光着脚穿着球鞋,因为那里买不到一双45码的袜子,可是卢安克却觉得很满足,因为他已经做了这辈子想要做的事情,即便现在死去,那也值得了。

德语论文德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