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3日,德国城际特快列车(ICE)在艾雪德附近脱轨,造成101人死亡。事后,德国相关部门进行了长达5年的技术调查和法学审判。2001年,又在事故现场旁树起纪念碑,刻上101位受难者的名字、出生年月和家乡。每年6月,有艾雪德事故的国悼日。这些举措,让人们对德国高铁重拾信任。这应当成为中国的一面镜子。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认真而独立的调查,是重大安全事故善后的前提。著名的“海恩法则”就提醒人们,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而魔鬼就潜伏在细节里。既然在细节里,就需要对现场反复勘察比对,以寻找蛛丝马迹。也需要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取舍过程,这些都得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 较真,从容,独立,公正,恰恰是德国“专业精神”的重要构成。认真,才不会忽略每一个技术细节;从容,才能在漫长的追索中接近事实真相。正因为独立公正的立场,既不会诿过于天,亦不为利益集团所遮蔽,才会得出科学确凿的结论,厘清并依法追究责任提供公正的依据。 任何的追究和纪念,或许都于事无补。唯有改进技术,才能为公共安全筑起坚固防线。德铁随即降低时速,德语论文网站,形成新的铁路安全方案,将艾雪德事故中的教训,融入到日常规则和安全标准之中。唯有确保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才能改变“谈高色变”的心态,重建公信。 独立公正调查,而非关起门调查,更非老子查儿子;依法追究责任,而非以罚代刑,更非诿过于天;建立国悼日,永远铭记生命的尊严,而非草草处置现场,德语论文题目,匆忙善后;检讨技术过失,重新审视技术规范,而非陷入“技术崇拜”不能自拔――唯此,才是对死者的最好纪念,对公民权利的最好敬畏。 多少“门”才能改变故宫的傲慢 盛翔 倘若没有网友曝光,故宫这起“文物门”,是不是还被隐瞒得好好的? 如此国宝级珍品文物被损坏,故宫无权既不上报也不让公众知晓,这不仅违反了文物保护法规,更是对公众知情权一而再、再而三的无视。与故宫对文物损坏事故的刻意隐瞒相比,“事故发生后故宫立即成立调查组彻查事故”的这一套说辞,简直让人作呕。试问,矿难发生后,煤老板可以对外隐瞒事故,自行“立即成立调查组彻查事故”,当纸包不住火时傲慢宣称“我没有隐瞒,只是刚好到今天才调查认证出事故原因”吗? 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堪称国宝,损坏了秘不外宣,只在被曝光之后,才无奈予以证实――这对故宫来说,几乎就是一种傲慢的惯例。比如此前的“会所门”,故宫不惜撒一百个谎来圆一个谎,坚称“不存在也不可能”;然后又用“解雇门”来给“会所门”收场。这一次的“文物门”,消息源据称来自一位业内专家,故宫大概又得好好“清理”自己的文物专家队伍了。可是除此之外,故宫显然从未因为“门”多而真正有所改变。 “盗窃门”、“错字门”、“会所门”、“解雇门”、“文物门”,多少“门”也未能改变故宫对民意的藐视。倘若此前的任何一“门”能被故宫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文物门”也不至于对外隐瞒长达一个月。那可是珍贵的国宝啊,故宫居然选择刻意隐瞒文物损坏事故,这就不仅是简单的傲慢自负,更充分暴露了故宫在文物管理中的巨大漏洞和高度集权。 说实话,将那么多的国宝交给这样一个傲慢不思悔改的机构管理,公众实在是有些不放心。既然再多的“门”都不能让故宫实现自我反省改良,上级监管部门也许该在制度和管理上给故宫动动手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