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学派与黑格尔美学之间的貌合神离--一种以西田“场所逻辑”为主轴的日本战前美学思想重构方案[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的"场所逻辑",虽在形上学探讨领域作用极大,但其关于美学探讨的理论支持力却一直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因此有必要重新阐发西田美学、九鬼周造美学以及和辻哲郎美学的微言大义,并由此完成关于战前京都学派美学思想的系统化重构。京都学派哲学之所以并非格尔哲学之东亚化版本,原因如下:(1)京都学派哲学的核心观念"绝对无",乃是关于以格尔哲学为浓缩性代表的西洋实体中心主义哲思方式的解毒剂;(2)京都学派的美学建树的根基在于日本民族(乃至整个亚细亚区域的各民族)的艺术创制以及审美实践,而这些都不是黑格尔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美学体系所能够消化的内容;(3)京都学派关于东亚审美意识的高扬,并不意味着一种试图对西方中心主义作出简单否定的"东亚至上主义"(即以一种反转的黑格尔主义对抗黑格尔主义),而是体现了在日本这一特殊的文化熔炉汇通东西审美资源,并由此催生现代日本文化的开放心态。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B83-0
【引言】:

引言众所周知,“美学”一词的德文拼写“sthetik”,最早是由德国人鲍姆加登(Alexander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引入西方哲学史的。而在汉字文化圈中,最早尝试意译此词的,则是曾将德文“philosophie”译为“哲学”的日本启蒙思想家西周(1829-1897)。在1879年元月的“

西语论文网站西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