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福安方言韵书探讨[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目前所能见到的福安方言韵书有《安腔八音》、《班华字典》、《简易识字七音字汇》以及新发现的韵书残卷《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本文以福安地区这四部方言语料为探讨对象,综合应用“二重证据法”、内部拟测法、排除法以及文献对读等措施,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将它们的音系与中古音系、宁德地区七县市语音及闽东方言南片韵书《戚林八音》音系进行对比后发现,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实际上有新、老版本之别,老本《安腔八音》可能是陆求藻仿《戚林八音》并参考明梅膺祚的《字汇》于18世纪中、末叶编成,新本《安腔八音》实际上都是后来的传抄者在原本基础上根据时音重新加以修缮编排。目前所见到的版本则是1953年陈祖蔚对其祖父陈登昆及其师陆尚淋民国初年所传抄的《安腔八音》的手抄本。这四部韵书虽然都以反映闽东北片福安话为主,但又有各自的特色:其中《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成书时间最早,以反映18世纪中叶以后、20世纪以前的早期福安话为主。《安腔八音》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之前、19世纪中叶之后或者更早一点的福安话,它不但保留了古闽语的许多特征,而且兼具了早期福安话和现代福安话的特点,是一部新、旧语音系统叠置又杂糅周边县市方言的一部韵书。《班华字典》以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福安城口音为主,但它保留了早期福安话的音韵特征,兼具现代福安话的一些特点,同时还杂糅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福安城周边乡镇或郊县的口音。《简易识字七音字汇》则以反映20世纪30、40年代的福安方言为主。这四部方言韵书对今福安话语音探讨有重要的语言学及词汇学意义,通过它们可以推测福安话具体的语音演变规律,对今福安话各种令人费解的复杂语音现象有重要的参证价值。

【关键词】:《安腔八音》 《班华字典》 《简易识字七音字汇》 《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 福安话 声韵调系统 音系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7
【目录】:

中文摘要2-3

Abstract3-5

中文文摘5-9

目录9-13

绪论13-31

第一节 福安市历史地理及其天主教传教历史简介13-15

一、福安市历史地理13-14

二、福安市天主教传教历史14-15

第二节 闽东方言北片及其韵书简介15-20

一、闽东方言北片区简介15-16

二、闽东方言北片韵书简介16-20

第三节 闽东方言北片及其韵书探讨概况20-27

第四节 本课题缘起、探讨材料、措施及探讨意义27-31

一、本课题缘起27-28

二、本课题探讨材料与措施28-29

三、本课题探讨意义29-31

第一章 闽东方言北片区语音概况31-43

第一节 闽东方言北片区的声母系统31-32

第二节 闽东方言北片区的韵母系统32-41

一、单元音韵母的比较探讨32-34

二、复元音韵母的比较探讨34-35

三、鼻音尾韵母的比较探讨35-38

四、塞音尾韵母的比较探讨38-41

第三节 闽东方言北片区的声调系统41-43

第二章 《安腔八音》声韵调系统探讨43-107

第一节 《安腔八音》的作者、成书年代及版本问题43-45

第二节 《安腔八音》编撰体例及声韵调系统简介45-46

第三节 《安腔八音》抄本的声韵调系统46-79

一、《安腔八音》抄本声母系统46-51

二、《安腔八音》抄本韵母系统51-74

三、对于《安腔八音》抄本声、韵系统的几点讨论及与老本音系的比较74-79

第四节 《安腔八音》抄本声韵调配合表79-88

第五节 《安腔八音》同音字汇88-107

第三章 《班华字典》、《简易七音字汇》及《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残卷)声韵调系统探讨107-165

第一节 《班华字典》的基本情况及其声韵调系统探讨107-144

一、对于《班华字典》的几个说明107-111

二、《班华字典》的使用措施及声韵调系统简介111-112

三、《班华字典》声韵调系统112-122

四、《班华字典》声韵调配合表122-129

五、《班华字典》同音字汇129-144

第二节 《简易识字七音字汇》声韵调系统探讨144-159

一、对于《简易识字七音字汇》《序言》及罗马化方案的几个说明145-149

二、《简易识字七音字汇》声韵调系统149-152

三、《简易识字七音字汇》声韵调配合表152-159

第三节 《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残卷)声韵调系统探讨159-165

一、《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残卷)的声母系统159

二、《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残卷)的韵母系统159-161

三、《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声韵调配合表161-165

第四章 福安地区四部韵书声韵调系统与中古音系的音韵比较探讨165-217

第一节 中古音系统与《安腔八音》声韵调系统的比较探讨165-196

一、中古声母系统与《安腔八音》声母系统的比较165-170

二、中古韵母系统与《安腔八音》韵母系统的比较170-193

三、中古声调系统与《安腔八音》声调系统的比较193-196

第二节 四部韵书声韵调系统与中古音系的综合比较196-217

一、声母系统的比较196-202

二、韵母系统的比较202-214

三、声调系统的比较214-217

第五章 福安四部方言韵书音系与闽东方言北片语音比较探讨217-261

第一节 福安四部方言韵书与闽东方言北片声母系统的比较217-233

一、双唇音:“边”母[p]、“波”母[p‘]218-220

二、舌尖塞擦音、擦音:“曾”母[ts]、“出”母[ts‘]、“时”母[s]220-223

三、舌尖塞音:“低”母[t]、“他”母[t‘]223

四、舌根音:“求”母[k]、“气”母[k‘]223-225

五、鼻音声母:“蒙”母[m]和“语”母[(?)]225-226

六、鼻音声母“泥”母[n]、边音声母“柳”母[l]226-227

七、舌根音:“熹”母[h]227-228

八、零声母“莺”母[(?)]、半元音声母“无”母[w]、“如”母[j]228-233

第二节 福安四部方言韵书与闽东方言北片韵母系统的比较233-256

一、阴声韵的比较234-242

二、阳声韵的比较242-250

三、入声韵的比较250-256

第三节 福安四部方言韵书及与闽东方言北片声调系统的比较256-261

一、古平声字256-257

二、古上声字257-258

三、古去声字258-259

四、古入声字259-261

第六章 《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安腔八音》、《七音字汇》与闽东方言南片韵书《戚林八音》音系系统比较261-279

第一节 《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安腔八音》、《七音字汇》与《戚林八音》声母系统的比较261-262

第二节 《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安腔八音》、《七音字汇》与《戚林八音》韵母系统的比较262-277

一、《残卷》、《安腔八音》、《七音字汇》与《戚林八音》阴声部的比较262-271

二、《残卷》、《安腔八音》、《七音字汇》与《戚林八音》阳声部的比较271-277

第三节 《安腔八音》、《七音字汇》与《戚林八音》声调系统的比较277-279

第七章 福安四部方言韵书音系的性质及演变279-299

第一节 福安四部方言韵书的音系特点279-285

一、四部韵书音韵方面的共同点279-280

二、四部韵书音系的特性280-285

第二节 福安四部方言韵书音系性质的判定285-293

一、以抓特征音韵特点为主285-286

二、排除法的应用286-289

三、内部证据与旁证的结合289-293

第三节 一个多世纪以来福安话语音的演变293-299

一、声母系统的演变293-294

二、韵母系统的演变294-299

第八章 结语299-301

附录1 班华字典—哥安方言(中文译版)301-309

附录2 附图309-315

一、《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内页309

二、《安腔八音》扉页309-310

三、《安腔八音》内页310

四、《班华字典》扉页310-311

五、《班华字典》《序言》节选311

六、《班华字典》《说明》节选311-312

七、《班华字典》正文节选312-313

八、《简易识字七音字汇》扉页313

九、《简易识字七音字汇》《序言》节选313-314

十、《简易识字七音字汇》正文节选314-315

参考文献315-321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321-323

西语论文西语专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