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译《论语》到汉译《圣经》[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西方基督教典籍《圣经》的汉译与中国儒家经典的西译之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通,作用巨大且深远;前者所引发的“西学中渐”与后者所开启的“中学西传”共同构建了中西文化双向对话之最初平台。此间,早期自西徂东的传教士们无疑是跨文化双向阐释的最初实践者,而身兼英译论语》与汉译圣经》之双向译者的英国浸信会士马士曼则是不该被遗忘的其中之一。由于马士曼及其译经团队在1822年所出版的全本汉译《圣经》为世界首部,故为国内外学界此前对其探讨之侧重,然多以汉译《圣经》史探讨视域下的版本描述与比对为主,对其内容与翻译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者甚少。又因马士曼从未踏足中国,终其一生于印度传教,故对其个人生平经历及其他著述的深化探讨更少,以至其1809年的译作《孔子的作品》虽为世界首(半)部英译论语》直译本,却在学界无人问津,仅偶尔出现于《论语》英译史之陈述中,一带而过。故此,笔者希冀通过本文探讨补充此前学界对马士曼及其译作之探讨的不足与缺失,还原早期中西文化双向交流与对话之历史样貌与其时代投影,并予今日之中西跨文化交流有所裨益或借鉴之功效。 本文旨在跨文化探讨视域下,首次将马士曼及其塞兰坡中文事业作为海外汉学史上一重要案例予以专题探讨:以一手档案资料为依托,结合其历史背景考察其著作之翻译策略、独有创新,历史作用及出版情况;同时,深入其英译《论语》与汉译《圣经》之文本,对儒家经典概念与基督教神学概念的马氏翻译进行比对式略论,并关注文本所呈现出的早期中西文化与思想之对话与共融。论文主要通过历史学与语文学的具体探讨措施,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历史文献进行析述: 1)历史语境之梳理(第一、二章):以跨文化交流之“文化平等”意识为基准,批判性地应用萨义德“东方主义”的理论模式;通过对相关信件手稿,教会报告以及中外史料的整理与略论,尽可能还原出马士曼其人生平与在印传教情况,勾勒出十九世纪初塞兰坡中文事业之样貌,并考察其间的权力与话语之关系,为马士曼之译作著述廓清历史语境。 2)文本概念之略论(第三、四章):首先对马士曼之英译《论语》与汉译《圣经》进行版本考据与翻译底本、注本之考证,然后概述其翻译策略与特点,梳理其历史作用或与其他译本之关联。此后,应用“概念-语境下-阐释”之措施论,分别考察两个译本中对重要概念的翻译及其背后的文化缘由。在《孔子的作品》中,主要考察十五个儒家概念的马氏英译,并对“天”、“性”,“仁”三个概念着重略论,比对它们在儒家语境(马士曼可知范围内)中的意涵与马氏英译语词之意义,其间有何保留、遗失与创生;在汉译《圣经》中,主要考察十四个基督教神学概念的汉译,其中重点讨论"God","Sin"和"Love"三个概念的基督教文化涵义与其相应汉译语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原意,并以此描摹以汉译神学概念为根基之汉语神学语境的建构。 根据以上略论探讨,本文不仅对马士曼个人及其著述贡献给予全面关照,还首次将其英译《论语》与汉译《圣经》作以勾连并深入研讨:以其共同译者为双向阐释之中介,其功能意义作历史语境之架联,关注此间“观念的流动”;不以“正误”论译作优劣,而以“同情之理解”的历史人文视角探查翻译背后的文化因由与思想意义,寻求其译本中的开放性元素与创生性,并以是否成全中西文化间“对话”为评估基准,肯定译作的价值与贡献。通过对概念在经典文本翻译中的“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之考察,追溯其于中英语境下的“共时性”流动与“历时性”流动,以及其间文化之交织与共融。据此思考早期涉华传教士“译儒典以学中文”过程中以语言为载体之儒耶思想交流,并呈现基于“英译儒典”与“汉译神学”的早期中西文化间对话之样貌,为今日中西跨文化交流实践与探讨提供一线索或借鉴。此即为本文之结论与成果,亦为笔者作文之初衷与期待。

【关键词】:马士曼 英译《论语》 汉译《圣经》 概念翻译 中西对话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15.9;B975
【目录】:

致谢3-5

中文摘要5-7

Abstract7-14

引言14-35

一、话题缘起及学术价值14-16

二、文献回顾与综述16-18

(一) 马士曼汉译本圣经之探讨16-17

(二) 马士曼英译儒典之探讨17

(三) 《中国言法》之探讨17-18

(四) 塞兰坡中文印刷出版之探讨18

三、探讨视角与措施18-35

(一) 措施论引介与应用模式19-34

1. “东方主义”与传教士汉学探讨19-23

2. “概念-语境下-阐释”23-34

(二) 探讨措施34-35

第一章 马士曼生平与传教事业35-56

第一节、家世背景与早年教育35-38

一、家世背景35-36

二、早年教育36-38

第二节、婚姻与入会38-39

一、成家立室38

二、皈依入会38-39

第三节、东土传教39-56

一、落户塞兰坡39-41

二、传教事业41-52

1. 译经事业42-45

2. 马士曼的作品与传教观点45-50

3. 马士曼与印度的浸信会教育50-52

三、会内分歧与1827年的独立52-55

四、病逝塞兰坡55-56

第二章 马士曼与塞兰坡中文事业56-77

第一节、潜在的意图与野心56-58

第二节、塞兰坡的中文学习58-64

一、天赐的中文老师:拉萨尔58-61

二、塞兰坡的中文教育61-64

1. 马士曼的中文习得61-63

2. 塞兰坡下一代的中文学习63-64

第三节、汉译圣经与中文出版64-77

一、“起”:英译《论语》与中文木雕版印刷65-67

1. 英译《论语》:《孔子的作品》65-66

2. 中文木雕版印刷66-67

二、“承”:柔瑞国的到访与最初的汉译[新约]67-69

1. 柔瑞国的到访67-68

2. 最初的汉译[新约]68-69

三、“转”:译经外援与《中国言法》69-73

1. 译经外援69-71

2. 《中国言法》71-73

四、“合”:第一部新教汉译之《圣经》全本(1815-1822)73-77

第三章 《孔子的作品》之文本略论77-115

第一节、《孔子的作品》版本考据77-82

一、版本描述77-78

二、翻译底本与注本78-82

第二节、《孔子的作品》之文本82-87

一、释义准则与翻译手段82-84

二、朱子集注和马氏解读84-85

三、“汉字备注”及其功能意义85-87

第三节、儒学概念之英译与缘由87-115

一、“天”之英译88-94

1. 儒家之谓“天”91-92

2. 马士曼英译“天”92-94

二、“性”之英译94-100

1. 儒家之谓“性”97-98

2. 马士曼英译“性”98-100

三、“仁”之英译100-108

1. 儒家之谓“仁”104-106

2. 马士曼英译“仁”106-108

四、其他重要概念之英译108-115

第四章 马士曼与拉萨尔之汉译《圣经》之文本略论115-143

第一节、汉译《圣经》版本考据115-119

一、版本描述115-117

1. 1810年之汉译福音书单行本116

2. 1813年之《若翰所书之福音》116-117

3. 1815-1822年之全本汉译《圣经》117

二、翻译底本与校本117-119

第二节、汉译神学概念在马氏《圣经》中的变迁119-124

一、马士曼早中期本与白日昇抄本之“汉译神学概念”比对119-120

二、马士曼中晚期本与马礼逊初版[新约]之“汉译神学概念”比对120-122

三、“二马圣经”,白日异抄本与和合本之“汉译神学概念”比对122-123

四、马士曼全部汉译《圣经》版本与和合本之“汉译神学概念”比对123-124

第三节、神学概念之汉译与缘由124-143

—、“God”和“神”124-131

1. 基督教文化中的God127-129

2. 汉语语境中的“神”129-131

二、“Sin”和“罪”131-136

1. 基督教文化中的Sin133-134

2. 汉语语境中的“罪”134-136

三、“Love”和“爱”136-141

1. 基督教文化中的Love138-139

2. 汉语语境中的“爱”139-141

四、其他重要概念的汉译141-143

第五章 结论:从英译《论语》到汉译《圣经》之早期中西对话浅析143-150

一、历史语境的架联143-144

二、语言与思维144-146

三、观念的流动146-148

四、传教士汉学探讨之于中西文化间对话148-150

参考文献150-164

原始档案与文献150-152

中文参考文献152-155

西文参考文献155-164

附录164-177

附录一:浸信会传教站点及塞兰坡浸信会士译经语种分布图164-165

附录二:英国浸信总会与塞兰坡浸信分会分离通告165-166

附录三:《孔子的作品》中关于“朱熹集注”翻译情况之举例166-170

附录四:1843年《日晷》所登《孔子的作品》之十七句译文(中英对照)170-173

附录五:《圣经》各卷书中、英文名称与英文缩写及马士曼汉译《圣经》全本各卷名173-175

附录六:马士曼信件原稿样例175-177

西语论文西语论文题目
免费论文题目: